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网络借贷是个人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直接借贷的融资方式,这一模式起源于国外,自2007年正式引入中国之后,经历了极为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该市场也存在着融资成功率不高、融资利率偏高等问题。本文试图从融资成本、融资可得性两方面,分析中国P2P网络融资市场上的融资行为。理论分析说明,P2P网络融资的成本能否降低、满标率能否提高,一方面在于其是否有效缓解了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在于其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信任体系。实证分析中,用融资利率和融资可得性(借款完成进度)两个指标作为融资行为的代理变量,分别采用了多元回归和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P2P网贷平台上,融资难易程度主要受到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是否建立了合适的信任体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信息越充分越完全、信任度越高(借款描述越详细、历史成功次数越多、历史失败次数越少、借入信用分越高),融资越容易。其他条件相同时,借出信用分越高,融资利率越高。其他条件等同时,借款利率越高,越容易满标。借款人通过展示自身的硬信息、历史交易情况,可以降低其融资成本,投资者被高收益吸引,对于风险状况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同时,对利率的回归分析表明,黄牛标的存在,对网贷平台的利率决定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要进一步规范P2P网贷融资行为,以及推动整个网贷融资市场的进步,需要这一市场的参与者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