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目的是介绍藜芦(Veratrum nigrum L.),研究藜芦属(Veratrum Linn.)药材中生物碱的神经毒性;提取分离毛穗藜芦(V.maackii Regel)中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并采用现代波谱手段和理化反应鉴定生物碱的化学结构。本文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部分,该部分对藜芦属植物的研究背景、研究慨况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即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即实验部分。藜芦,是一种百合科(Liliaceae)的藜芦属植物;全球约40多种,中药黎芦包括黑藜芦黑藜芦(V.nigrumL)、毛叶藜芦(V.grandiflorum(Maxim.)Loes.f.)、天目藜芦(V.Schindleri Loes.f.)、大理藜芦(V.taliense Loes.f.)、毛穗藜芦(V.maackii Regel)、长梗藜芦(V.japonicum(Baker)Loes.f)、狭叶藜芦(V.stenophyllum Diels)、兴安藜芦(V.dahuricum(Turcz.)Loes.f.)等,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13种和一个变种。藜芦中生物碱根茎中含量较高,其次是根,茎叶的含量很低,因此一般取藜芦的根茎入药。《神农本草经》记载藜芦能够涌吐风痰、杀虫疗疮;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和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对藜芦的临床治疗作用也有相关记载;但是藜芦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毒性,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接近,其致毒机理目前还不清楚。为了能深入研究藜芦,我们首先对毛穗藜芦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本实验采用硅胶柱、凝胶柱、大孔树脂柱等柱层析对毛穗藜芦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并结合波谱技术如:1H-NMR,13C-NMR,HMBC,HMQC,ESI-MS等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从毛穗藜芦中共分离鉴定出七个化合物,分别为tomatillidine-3-O-β-D-glucopyranoside (L1*)、Veratroylzygadenine (L2)、 Verazinine (L3)、梣皮树脂醇(L4)、香草酸(L5)、 Erythrosyringoylglycerol (L6)、壬烷酸单甘油酯(L7);其中L1*为一种新化合物,L5为首次从毛穗藜芦中得到,L4、L6、L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