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官埃文斯·卡尔逊在华的“三个预言”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逊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中国人民的挚友。1937年7月他作为第一位考察八路军的外国军事观察家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不畏艰险,历时约8个月,行程约8000里,对中国抗日战场进行了准确详尽的考察,踏遍延安和北方其他抗日根据地,亲身经历多场大大小小的战斗,会见国共两党领导人和几十名高级将领,多次穿越日军封锁线,充分了解正面及敌后战场的作战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卡尔逊提出3个预言,这三个预言日后一一实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考察,使卡尔逊看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日军虽然有先进的装备,表面上占领了中国许多城市,但是他们作战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八路军却通过游击战,快速地深入到敌占区开展系列消耗战,持续扩充自身的势力。他从共产党、八路军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为民族而战的中国人民是不会被征服的;同时,卡尔逊对日本侵略东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他认为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越深入,它争霸全球的野心也就越明显,如果它把中国的人力和经济资源控制在手,那么它便有可能从海上与美国发起战争,因此他曾多次向罗斯福提出警惕日本的建议。卡尔逊的客观报道宣传了中共抗战的真相,赢得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为中共争取国际援助做出重要贡献。深入研究卡尔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个预言,对回击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美化甚至否定其侵略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大规模协作需要使用对象网来构造新型的协同工作环境.以协同编著系统为实例,介绍了CORBA/Web互探作技术和CORBA/COM应用集成技术,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构造对象网和丰富编辑工具.
<正> 开发精品工艺,就是采用新技术制造精品零件或产品,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技进步的需要,是我国在21世纪走向世界的需要。
社交网络中大行其道的对女性的种种轻蔑与轻佻,与传统媒体中的刻板成见其实是同一思维框架里的产物,并且与传统媒体中“精致的性别歧视”相比较,它表达得更加露骨。为此,应“加强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