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的平衡运行与否深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近年来,在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医保政策调整滞后,不合理结算方式及疾病谱变化等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出现失衡。因此,针对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情况进行预测,基于预测基础上开展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预警工作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筹集、配置及支付等政策的阐述,从参保人员情况、医保基金收支情况、门(急)诊医疗费用情况及住院医疗费用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运行状况,并探索了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影响因素,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当期运行状态。同时基于天津市2011-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情况,采用灰色预测法GM(1,1)模型对天津市2016-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情况进行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设计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预警模型,从而实现了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预警模型构建。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2011-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过少,警度为重警;2017-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较少,警度为轻警,基金运行趋好。但近五年内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依然存在收支不平衡的风险。因此天津市有必要本着“开源、节流、优化配置”的思路,采取措施尽快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