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和纳米材料强化聚醚砜超滤膜性能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的分离新技术,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功能。而分离膜是膜过程的核心,新型高性能超滤膜的开发对膜技术应用拓展极为重要。超滤是膜分离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工业水处理、制药、食品加工和生活净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研制高性能超滤膜为目的,应用聚合物、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PANI-PVP)和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强化聚醚砜(PES)超滤膜的分离性能。实验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58000)、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127)或乙酸乙烯酯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共聚物(P(vp-co-va)-50000)为添加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醚砜复合超滤膜,考察添加剂的种类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PVP、Pluronic F127、P(vp-co-va)为添加剂制备的超滤膜都呈典型的不对称结构。聚合物添加剂的加入起到了明显的致孔作用,并改善了膜表面亲水性,改性复合膜的纯水通量得到明显提升,纯水通量可提高为PES膜的1.7-4.8倍,且BSA截留率均保持在96.7%以上。实验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PANI-PVP8000、PANI-PVP58000纳米复合材料,同时还选择两种不同粒度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5-10 nm)和TiO2(25 nm)作为添加剂。分析比较四种纳米材料添加剂对成膜过程、膜结构和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超滤膜的亲水性得到改善,其中PES/PANI-PVP8000-0.5膜的接触角降低至62.5°;改性纳米复合膜的纯水通量和BSA溶液通量均有较大提升,且膜对BSA截留率均能达到98.7%以上;改性膜具有更强的抗BSA污染性能。实验进一步使用P(vp-co-va)/PANI-PVP58000、P(vp-co-va)/TiO2(5-10 nm)、Plu/PANI-PVP58000、Plu/TiO2(5-10 nm)等混合添加剂改性PES超滤膜。通过对改性超滤膜表面结构与性质、选择透过性能的考察,发现混合添加纳米超滤膜的膜表面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其中PES/Plu-2.0/PANI-PVP58000-0.5膜表面接触角为63.1°。在0.20MPa下,聚合物纳米材料混合强化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为PES超滤膜的3.4-5.0倍,且对BSA的截留率保持在97.3%以上。
其他文献
硝化反应可广泛应用于医药、燃料、农药、杀虫剂和含能材料等制造行业。目前的硝化反应基本上都是使用传统硝硫混酸或硝醋酐作为硝化剂,这些反应有副反应发生、原子经济性差
污水治理是二十一世纪环保战略之一,而污水治理过程产生大量污泥,这些经生化法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其含水率一般在95﹪~99.5﹪之间,体积很大,不利于污泥的输送,因此必须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丙烯聚合过程的建模和牌号切换过程的优化控制是聚丙烯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聚合反应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偶合性和高度非线性以及控制目标所涉及的关键变量无法测量或在线测量,使
为了实现纳米碳管的广泛应用,首先必须实现纳米碳管的大规模制备。而要实现大规模制备的前提条件是完全弄清楚纳米碳管的生长规律。目前,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亦称“催化裂解法
木质素是植物次生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它是一种在地球上含量丰富程度仅次于纤维素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木质素对植物本身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咖啡酰辅酶A
本研究以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培育的草原龙胆转基因及野生型组培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基础,结合目前在模式植物和非模式植物中MIXTA及MIXTA-like转录因子的相关研究报道,利用
黄参为伞形科迷果芹属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gracilis)植物的根及根状茎,具有补气养血、止痛、滋阴壮阳、通经活络、健胃舒肝等功效。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及东北等地的高寒阴湿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迷果芹植物资源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对甘肃省山丹县产的黄参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对山丹黄参化学成分进行了预实验,其中检出的化合物类型有氨基酸、多肽、皂苷、糖及苷、黄酮类、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