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ETF对其成分股流动性及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ppa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ETF基金自2005年上市以来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无论是ETF的规模还是数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并且在ETF的多样性上也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成为ETF的标的资产。随着ETF的快速发展,学术界针对ETF的研究也愈发充分和深入,尤其是ETF推出后对成分证券流动性带来的影响这一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但是很少有学者进一步探究ETF引入对成分证券流动性影响的传导机制,本文以嘉实富时中国A50ETF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上市以来一直持有的34只成分证券,采用日度交易数据,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本文用以时间加权平均的相对有效价差作为股票流动性的衡量指标,再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ETF引入对成分证券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ETF推出后,成分证券的相对有效价差缩小,流动性得到提升。进一步地,通过引入个股层面的投资者情绪作为中介变量,借助滞后一期的日收益率和前期个股振幅来衡量个股投资者情绪,深入探究ETF对成分证券流动性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中介变量后,时间虚拟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降低,而中介变量的显著性较好,证明了个股投资者情绪在流动性传导中的中介效应。随后,本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以证实这一结果。最后,本文认为快速增长的ETF基金数量会导致样本中的成分股被更多其他的ETF基金持有,进而削弱回归结果的显著性。因此本文又分析了成分证券被其他ETF基金持有的数量对其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分股被其他ETF基金持有也会使其流动性得到改善,并且持有数量越多,流动性提升效果越明显。
其他文献
学位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在于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员支持和智力保障。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知识密集型的组织特点与现有人事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医院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学位
在信息技术发展形式的驱动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给企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相较于生产工艺和营销手段的进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明显滞后,这一问题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转变原有管理机制,以信息化手段为载体,提高企业管理的实效性。
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提高。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专业化的法律服务需求越来越大,人民法庭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乡村社会的矛盾纠纷大量涌向人民法庭,给人民法庭解决矛盾纠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这就要求人民法庭检视自身职能,立足审判,延伸和创新司法服务,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法治乡村建设。
针对传统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系统存在的由于数据存储混乱导致的数据调用效率差的问题,设计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系统。确定管理系统硬件配置后,设计系统的软件部分。构建系统数据存储数据库,并对存储数据进行分配,完成系统设计。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所设计的数据管理系统的负载抗压能力强、对系统内存占用低,综合性能更佳。
学位
本文立足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重点探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实施策略。旨在借助本文研究,加强课程游戏化理念与幼儿园种植活动的紧密联系,在尊重儿童主体地位的同时,为儿童提供探索自然生命的机会,促进儿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