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泥浆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jjj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是在我国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由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地震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研究项目。其目的是在汶川大地震地表破裂带实施5口科学群钻,通过对钻孔的直接取样,了解地震断裂带的深部组分、结构和构造属性,重塑地震断裂带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为提高未来地震的监测、预报或预警能力提供重要信息。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施工难度极大,主要表现在地层条件极其复杂,在施工中易发生钻孔坍塌、缩径、漏失等复杂情况,严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因此,针对该情况,本文以WFSD-3和WFSD-4孔为背景,从泥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现场得以良好应用,对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首先从孔壁力学稳定性方面对不同钻孔结构进行了应力状态基本分析,并根据陈群策等人在龙门山断裂带实施的地应力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知,在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施工区域的地应力特征表现为以水平地应力为主,且地应力较其他地区异常偏高,其中最大水平地应力与最小水平地应力差值较大,因此,泥浆当量密度可调范围较窄,在该地应力状态下孔壁极易发生剪切破坏而失稳。
   同时,针对该钻探工程进行了泥浆技术难点与设计依据分析,并据此选用了不同类型的泥浆处理剂进行作用原理分析与性能评价,主要包括造浆粘土、增粘剂、降失水剂、抑制剂、封堵剂和润滑剂的优选与评价。并采用上述泥浆材料优选出三个主要泥浆体系配方供现场选用,同时对这些泥浆体系进行性能评价,主要包括流变性与失水造壁性能评价、加重性能评价、封堵渗透性评价和抗污染性能评价等。
   根据室内优选出的泥浆配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用,其中WFSD-3孔主要采用改性磺化泥浆体系和钾铵基聚磺泥浆体系,WFSD-4孔主要选用钾石灰聚磺泥浆体系。同时,在现场应用中对实际施工情况(包括钻进孔深、钻进工艺、钻遇地层情况等)进行研究与分析,再据此对泥浆性能进行合理调整与维护,使用表明此三种泥浆体系均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根据在WFSD-3和WFSD-4施工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对泥浆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及应用,主要包括泥浆钙侵与二氧化碳侵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钻头泥包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长裸眼定向孔活动套管工艺的泥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和固相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
   因此,本文从孔壁稳定性理论入手,对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泥浆体系及现场对所遇到泥浆关键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整个工程的顺利推进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以后在地震断裂带进行钻探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泥浆技术经验。
其他文献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是算法和模型。本文侧重高光谱遥感降噪、混合像元分解理论、方法、模型的研究,依托国家863计划:“地质应用系统建设与典型应用示范研究”(课题编号:2008AA121103)的子题“高光谱数据处理与蚀变矿物信息提取”、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地质勘查遥感系统集成与综合应用示范”(课题编号:1212011120226)的子题“矿产资源高光谱遥感探测子系统升级技术研究”,选用资
本文充分利用项目组前期成果和西北局最新钻井、开发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域地质、钻井、物探、地层、地震等综合资料,以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活动论等先进理论为指导,以地震解释、断裂演化为主线,以平衡剖面演化、倾斜剪切复原技术为手段,分析塔河西部断裂展布特征、剖面特征、组合特征,主干断裂演化模式等,结合前人有关油气的勘探成果,探讨塔河西部断裂与油气的关系。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  (1)综合运用断裂识别方
学位
通过对前人所做的工作的认识,结合地层发育情况、构造、断裂等资料,认识到塔河油田东南斜坡区处于塔里木盆地东北坳陷区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上,面积有2000余km3。奥陶系自上而下有5套地层,分别为:鹰山组、一间房组、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桑塔木组;区内断裂较发育,主要为南北向、北北东向的断裂,主要有6个大的断裂带。  结合岩芯、测井、成像测井等资料,认识区内奥陶系储层的储渗空间,并根据奥陶系岩芯及钻
学位
地震反演作为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能够将测井纵向上的高分辨率和地震横向上的密集采样这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估算出地层的岩性、物性特征信息横向上的变化,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尽管近年来地震反演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目前常规的地震反演是在时间域内进行,由于测井曲线从深度域转换到时间域损失了宝贵的高频信息,所以时间域地震反演的局限性是对于薄层的识别能力较差。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时间域的地震
学位
本次研究选择重庆市瓦罐窑滑坡作为实例。首先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其次是现场实地踏勘了解基本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力学试验。最后以滑坡稳定性为核心,采用原型调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工程地质分析与岩体力学相结合、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机制分析与模拟研究相结合、层次分析与系统评价相结合、几何分析与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对该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瓦罐窑滑坡主
学位
尕尔穷、多不杂铜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尕尔穷铜金矿床位于该成矿带南缘的措勤-申扎岩浆弧内,多不杂铜金矿床位于北缘的扎普-多不杂岩浆弧内。尕尔穷铜金矿床作为首个班怒带西段达到详查程度的铜金矿床,金的资源-储量已达到大型规模。矿床主要由两个主矿体Ⅰ、Ⅱ号矿体及34个小矿体所组成。主矿体总体上为隐伏一半隐伏矿体,受矿区北东南西向F1、F2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体系控制。多不杂铜金矿经过近几年的
本论文借助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构造复杂区开展深部调查所具有的优势,通过对穿过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东南段的甘肃会宁—宁夏固原—甘肃庆城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电性结构研究。结合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其他标志论证了该剖面的二维电性结构特征,探讨了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内各断裂带和地质构造单元在深部向南东延伸的情况,论述了西吉高阻块体、六盘山低阻带及天环坳陷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类型,进一步探讨了靖远-西吉铜多金属带深
学位
川东南二叠系茅口组地震相与储层预测  川东南地区主体部分位于重庆市和贵州省境内,局部跨越了四川省,构造主体位置跨越四川盆地的川东弧形高陡褶皱带和川南的帚状褶皱带南部的低陡褶皱区,处于华蓥山的帚状山脉向南倾没、大娄山脉向北延伸之间的区域。论文以钻、测井资料及测试分析资料为基础,以地震资料为依据,围绕储层敏感地震属性和地球物理特征开展研究,开展合成记录标定和精细的层位解释并进行构造特征研究;同时以地质
学位
中国广大南方探区是中国石化“天然气大发展”资源战略的主战场,而四川盆地海相上组合的石炭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又是中国石化实施天然气勘探“战略突破”最重要的接替之一。通过前期的勘探表明,四川盆地下二叠统具有较好油气成藏条件,发育多种类型的储层,截止2010年己提交探明储量764.91×108m3,是四川盆地未来天然气增储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栖霞、茅口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又具有成藏条件相对较复杂的特点。
学位
水泥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粒状浆材,因为其来源广、价格低,使用方便,在注浆工程中成为主体材料。但普通水泥作为灌浆材料普遍存在颗粒较粗,水灰比较低时,流动性差,水灰比高时,凝结时间长,粘度随时间变化慢,不能完全满足灌浆的要求。同时,普通水泥灌浆材料属于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低、抗裂性能差、脆性破坏的弱点,从水泥基材料本身来克服这些弱点非常困难,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复合的手段,采用在水泥基中掺入乱向短切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