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絮凝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生物絮凝剂是某些种类的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等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其生长代谢至一定阶段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具有两性多聚电解质特性的蛋白质、多糖、核酸类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通过其电荷性质和高分子特性在液体介质中起电荷中和、吸附、桥联、网捕等作用,使胶体脱稳、絮凝沉淀、固液分离。   絮凝沉降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一种水质处理的前置单元操作技术,絮凝效果主要取决于絮凝剂种类。近年来,由于微生物絮凝剂的高效、安全、无污染性,使得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已成为絮凝剂研究方面的一个新的热点。本研究首次筛选出能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絮凝率的细菌(文内编号为B-3),研究发现该菌在培养16h即可获得絮凝率的最大值。在此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等方面的研究;首次采用粗放式培养方法,并将菌体产生的絮凝剂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实验中,获得了相关的数据,为该絮凝剂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参数。   本研究筛得2株产絮凝活性的微生物,其中一株为絮凝剂产率及活性都很高的细菌,经高岭土絮凝实验测得其絮凝率最高可达97.12%;另一株是霉菌,但其絮凝剂的产率及絮凝活性则远低于细菌。因此本文对细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1)采用平板划线法,对采集的菌种经过多次稀释分离,直至获得纯种的单菌株,将单菌株接入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以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来判断其絮凝活性,当培养时间在3~6h期间,絮凝活性增加很快,此期间是微生物的对数增长期的前半期。当培养时间达到6h时,絮凝率为94.01%,在随后的12h时间内,絮凝率稳定在94%-98%这一范围内,并且在16h到达最大值97.12%。   (2)首先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分辨出微生物属于细菌、放线菌还是真菌,再通过染色观察和16sRNA等手段确定微生物所属的纲、目、科、属、种。   (3)首先通过设计正交实验,考察培养条件对微生物产絮凝剂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单因素实验,进一步考察培养条件对微生物产生絮凝剂的影响,主要考察温度、初始pH值、转速、碳源和氮源对微生物产絮凝剂的影响,找出最适宜的培养条件。通过实验发现,该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温度、初始pH值、转速分别为35℃、8.0、200r/min。   (4)研究了絮凝剂的投加量、絮凝体系的pH值、高岭土的粒度、浓度以及金属离子的添加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将本次实验得到的絮凝剂同HPAM(HydrobromicPoly-Acrymide)、PAC(PolyAluminumChloride)进行对比,发现:加入金属离子助凝的MBFB-3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液的最佳絮凝效果为98.72%,和HPAM的98.47%相当,好于PAC的87.99%。   本文研究显示了微生物絮凝剂MBFB-3(Microbial-Flocculant)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前景;研究成果对系统地开发和应用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学习最有效的内部动力。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兴趣  一、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  物理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的最有力的工具,有着和为人类一样古老的历史。物理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及人类本身的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
本课题首先从形态学方面观察了Velcade处理后K562细胞的变化,然后进一步分析了K562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寻找差异基因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差异显示技术、代表性差异分析、抑制性
摘要:作为高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学科,数学在高考中占据着较高的分数比重,但很多高中生却往往苦于数学的学习,基于此,本文就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常见误区展开分析,并提出了认识不同、养成习惯等多方面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建议,希望由此能够为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分阶段练习  前言:由于抽象性和逻辑性知识在高中数学中占据较大比重,高中数学往往对高中生的相应学习方法掌握程度有着较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是每一个小学数学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我們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教师要有先进实用的观念,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不再唱独台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彻底颠覆和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生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的起源、特色以及存在问题分析,主要说明翻转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际指导作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起源;特色;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一、绪论  1.翻转课堂的
O抗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的表面抗原,是由重复寡糖单位组成的多聚糖,由于长期受到来自宿主的选择压力,而形成了自然界中最为突出的生物多样性。编码合成O抗原的基因簇成为在DN
脑作为人体重要的中枢器官对血液和氧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极易受到缺血性损害,以脑组织供血、供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