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石和混凝土水渗透试验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水渗透性在各种性能劣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价和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稳定渗流试验研究了水泥石和混凝土的水渗透性,结合水泥石孔结构测定的压汞试验,定性分析了微观孔结构与宏观水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基于相关理论讨论了水泥石微观孔结构的分形特性和混凝土界面体积百分数的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孔隙率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孔结构分布参数则随着水灰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并在水灰比等于0.5时发生急剧增大。随着养护龄期增大或水灰比减少,水泥石和混凝土水渗透系数均减少,对于给定的水灰比,混凝土水渗透系数比水泥石水渗透系数大。混凝土水渗透系数随着骨料体积含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骨料体积含量为55%时达到最小值。相对于富勒级配骨料混凝土,等体积级配骨料混凝土的水渗透系数较大。理论分析表明,对于给定的结构截面积,水泥石水渗透系数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给定的厚度,水泥石水渗透系数随着结构截面积的减小而增大;当曲率分形维数给定时,水渗透系数随着面积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大,当面积分形维数给定时,水渗透系数随着曲率分形维数的减小而增大。界面厚度对混凝土界面体积百分数的影响最大,最大骨料粒径对界面体积百分数的影响最小,等体积级配骨料混凝土的界面体积百分数约为富勒级配骨料混凝土的界面体积百分数的2倍。
其他文献
柱脚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基础的重要部分,其形式和构造关系着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作用是把柱子固定在基础上,并把柱身承受的内力安全可靠地传递下去。本文着重研究加劲肋的布置
本文立足于水文地质与岩土工程领域的前沿性科学问题,以太原盆地为例,系统开展干旱区盆地尺度地下水循环模式与水-岩作用的课题研究,共取得如下几个方面主要成果与认识: 1.系统
运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动力性能参数来评价预应力结构的健康状况是预应力结构检测中的重要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固有频率和实际预应力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由细观力学与宏观唯象学理论相结合所建立的裂隙岩体损伤本构模型,既能反映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又能说明其宏观力学性能。本文拟在细观力学Gibbs自由能函数的基础上,结合断裂
随着工业技术与软件开发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在住宅和一些大型建筑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对于开口截面构件的研究趋于成熟,而对于异形闭口截面构件的研究与运用却相当不
随着全球油气供应日益紧张,全世界各国都开始对深海油气田进行开发。钢悬链线立管(SCR)被广泛的应用在深海油气田开采过程中,但目前国内外对深海SCR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
“单元拼装式自平衡预应力空间钢结构体系”是由自平衡基本单元构成的空间索杆体系。它介于悬索体系和杆件体系之间,结合了以上两种体系的优点,形成了新的结构形式。“单元拼装
支盘桩是一种新型变截面混凝土灌注桩,与普通等截面桩相比,它在承压、抗拔和抗水平荷载作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且稳定性好、经济性高、适用范围广,但支盘桩的理论研究还不完善
锚(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岩土体工程加固措施。但是锚固工程作为一种隐蔽性极强的工程,其营运期的安全性评价的无损检测技术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工程建设中,锚固边坡失
本文对高速铁路CA砂浆垫层进行了试验研究。文章通过对机理的分析和试验选择CA砂浆组分;同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初步确定可行的配合比。然后考察各组配比的主要性能指标,对配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