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域认知模型视角下的英语核心句式动态转化过程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und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的核心句是英语中最为重要的句式类型,其他句式都是由核心句转化而来的。不管一个句子多么复杂,最终都可以将其分割为核心句。因此对英语核心句式的转化过程及其语义变化的研究尤为重要。本论文将英语核心句分为动态句和静态句,其中动态句表示事件进行的动态过程,静态句强调事件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动态句和静态句之间存在着have句和被动句,前者的动态感更强而后者突显相对的静态感。最后论文进一步探讨了复合宾语句的句式转化过程。语义的理解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概念化由语义内容和识解能力两部分组成。语义内容由认知域提供,语言表达的意义就是对认知域识解的结果。识解指的是人们的认知能力,不同的认知方式作用于同一事件,导致了不同的语言表达和意义的动态变化。本文以王寅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为视角,认为英语的每一个句子描写一个事件状态,一个事件中通常包含有施事,受事,场景等组成要素。因此,每一个句子的分析也都是以施事,受事,场景展开的。另外,事件域视角下的分析可以兼顾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因此本研究可以有效地弥补以往对静态句缺乏分析与识解的不足。一个静态事件中通常包含参与者及表征参与者之间相对静止关系的静态动词,其及物性与动态句中的及物动词相比较低。参与者之间没有明显的能量传递与接收。论文通过对不同的核心句及其转化之后句子的语义识解,有以下几点发现:第一,对事物之间状态的表征可以分割为静态和动态之间的连续统。其中事物有时呈现为动态,有时呈现为静态。随着人类识解视角的变化,动态和静态可以发生转化,最终导致了语言中动句和静句之间形态的各种转化。从而满足人类不同的交际目的。第二,英语核心句式的转化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同一事件域中的情景的不同突显角度需要而发生的。其中言语产出者会根据自己的交际突显目标调整自己的语言形式,呈现相应的场景。相反,语言接收者会根据自己接受到的语言形式提取语言产出者的交际目的,再现语言产出者所呈现的场景。综上所述:在理论上,该研究拓宽了事件域认知模型在语言中的研究范围。在实践上,本文分析了交际目的与句式选择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不同的交际意图,人们会选择不同的句式来呈现相应的情景。语言的形式决定了语言的意义,意义的不同表达又是为了突显不同的交际目的。同时语境对句式的转化具有限制作用。说话者将结合具体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子结构进行表达。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从另一个方向证明了关于算子T的谱半径的一个定理,并讨论了算子T的谱半径的几个新的重要性质。
研究臭氧化降解苯乙酮效率,利用相对法求算了苯乙酮与臭氧及羟基自由基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臭氧化处理能有效降解苯乙酮,苯乙酮与臭氧的反应速率常数KO3-ACP为0.171 L.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翻译项目原文为《中国的未来道路:难题,疑问,展望》一书中的第二章与第三章。该书由罗兰·本尼迪克特与维蕾娜·诺沃特尼合著,前者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与此同时,在人类的语言历中,“听”和“说”是最初的阶段,儿童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也是从“听”开始。这就是为什么听力总是被作为学习外语的第一步。然
简易油棕果加热捣碎分离机是根据我国热带地区油棕种植多丘陵造成种植规模小且分散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小型杀酵设备。其具有结构设计制造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
复对称矩阵的极小极大理论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深刻,但极小极大理论的应用是复对称矩阵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把极小极大定理应用在矩阵关于A+B的诸特征值与A的特征
随着新闻学科的应用性加强,各类高校的新闻类学科纷纷开辟新闻教学实践的环节,创立校园媒体办报。而由于新闻教育理念社会化水平以及报业性质等问题,中美校园办报呈现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