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视角下的南京市溧水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来源 :南京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e_px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实力显著增强,在协调、共享理念的指导下,事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更多的关注,大众对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供给的需求日益增加。2014年2015年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分别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省以此为契机命名了三批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南京市溧水区在第一批名单中,因此对溧水区进行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个案研究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南京市溧水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查找相关书籍年鉴、文件政策、系统性评价溧水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梳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地调查法收集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相关的数据,利用SPSS22.0技术手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定量分析,深入剖析南京市溧水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南京市溧水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体系建设起到指导作用,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体育服务,现研究的结论如下。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取得了众多成果,是江苏省第一批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现正举全区之力打造“健康中国”溧水样本,溧水区公共体育服务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集中;二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重心偏移;三是体育协会区域全覆盖;四是赛事活动举办多元。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南京市溧水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以下问题:一是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缺位;二是空间统筹规划不足;三是人才、政策保障机制不完善;四是监督评价体系不健全。探究影响溧水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主导要素包括,一是交通要素;二是经济要素;三是人口要素;四是文化要素。基于上述问题和影响要素,本研究提出了南京市溧水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策略和措施,策略:一是以体育公平为核心思想,融合创新发展;二是以共享理论为指导原则,坚持特色发展;三是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主线,协调均衡发展。措施:一是优化政府工作机制,提升管理职能;二是加强空间统筹规划,促进均等化发展;三是推动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策保障措施。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武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自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以来,在发展中问题重重。虽然国家一再推行多项政策并采取相关举措,但武术开展的效果却难尽人意。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更好的推动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2012年开始,南京市积极创办“阳光体育学校”,2016年,市教育局成立了南京市阳光体育十大联盟,武术也位列其中。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
短兵运动在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传承历史,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君子之道”等精神内涵,该运动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形象的构建、文化价值的发挥等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短兵技术体系的多元分散、内在精神价值的挖掘和推广不足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短兵运动的发展,因此,我国要提高短兵的发展质量、推动短兵运动的发展规模,就必须对当前的技术体系进行重新的融合与创新,以此来带动短兵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体育项目很多,而田径运动无疑是其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发现它的“影子”。田径运动的基本肢体动作主要为走、跑、跳、投掷等,不仅可以用于体育竞技等竞赛活动,而且能够增强人们的身体综合素质,保持生理健康状态。在今天,由于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学习压力的增大,青少年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减少,导致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出现了下滑,下滑现象较为突出的是速度及耐力,因此,青少年的体质
随着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意见的提出,开始从制度方面对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做出规定,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为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2007年教育部首次提出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认真研究和制定方案,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在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此举契合了时代发展需要和个体精神建设需要,极大幅度加快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本文以“运动世界校园APP”在南京师范大学学生中的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世界校园APP”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实施现状和使用过程情况,以及使用该软件对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和在生活、学习产生何种影响进行研究,旨在推动该软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世界校园APP”设有的“自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相继颁布关于促进体育产业消费的政策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以体育俱乐部为代表的体育组织的发展。国外体育俱乐部起步早,政策基础和群众基础广泛,几乎成为大众健身和竞技训练的重要平台,对本国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体育俱乐部起步晚,但在政策导向因素影响下发展迅猛,各地以依托体育场馆资源和运动项目名称创建的体育俱乐部随处可见。然而同样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绝不直
大众跆拳道目前正以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形式活跃于全民健身市场。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不少跆拳道俱乐部的市场营销逐渐偏离了社会需求。因此,针对俱乐部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整个体育健身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淮安市汉武道跆拳道俱乐部为个案研究对象,以STP战略为理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Kano模型分析法以及访谈法,分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