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蒜提取物与鲜大蒜提取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大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成分。药理和临床证实大蒜有抗菌消炎、杀虫、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功能等作用[1-2],其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是大蒜素[3]。   近年来日本学者在控制湿度和温度的情况下,普通的鲜大蒜(白色)可以经过处理转化为黑大蒜。黑大蒜去除了大蒜的异味,带有甜味,口感好,无需再经处理即可直接食用。但黑大蒜在上述功能方面是否优于鲜大蒜,目前尚不清楚。已有研究报道黑大蒜较鲜大蒜含有更多的氨基酸、有机硫和S-烯丙基-L-半胱氨酸[4]。我们的前期研究已证明黑大蒜提取物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5]。本文则就黑大蒜提取物和鲜大蒜提取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为黑大蒜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   一、主要试剂   黑大蒜提取物(干粉,由同本弘前大学佐佐木甚一教授惠赠),鲜大蒜提取物(自制),RPMI1640培养基,小牛血清,0.01MPBS缓冲液,红细胞裂解液,LDH底物液,Griess试剂,IL-2,IFN-γ,TNF-α,IL-4,IL-17EIJSA试剂盒。   二、实验动物   C57/BL-6小鼠,6-7周龄,购买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实验方法:   一、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将上述7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15组,每组5只,第1-7组为黑大蒜组,第8-14组为鲜大蒜组,第15组为正常对照组。将黑,鲜大蒜提取物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mg/ml的溶液。正常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0.1ml生理盐水,第1-7组每天腹腔注射黑大蒜提取物溶液0.1ml,第8-14组每天腹腔注射鲜大蒜提取物溶液0.1ml。连续注射5天,于术次注射后的第1-7天,从第1和第8组开始,每天处死两组(黑大蒜和鲜大蒜处理的各一组)小鼠,第15组小鼠于未次注射后第7天处死。   二、样品的采集与检测   1、脾细胞分离及其悬液的制备:颈椎脱位处死小鼠,常规制备脾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至1×107/ml。   2、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   3、Griess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分泌水平。   4、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h1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以及Th2细胞因子IL-4和Th17细胞因子IL-17的分泌水平。   三、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经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NK细胞杀伤活性的检测结果   在连续5天给予小鼠腹腔注射黑大蒜提取物与鲜大蒜提取物后,与正常对照组(2.81±0.21)%比较,黑大蒜和鲜大蒜处理后3-5天均显示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黑大蒜处理后第4天NK细胞杀伤活性最高,达(9.87±0.50)%,随后逐渐下降;鲜大蒜组于处理后的第5天NK细胞杀伤活性最高,为(4.91±0.24)%。黑大蒜组处理后第4天和第5天均显著高于鲜大蒜组,P值分别为<0.001和<0.01。   2、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产生的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9.20±0.42)μM相比,黑大蒜组和鲜大蒜组于大蒜提取物处理后的第4天至第7天,小鼠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NO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黑大蒜组NO2-水平于第5天(18.38±0.74)μM,第6天(24.94±2.21)μM和第7天(31.10±1.45)μM也显著性高于鲜大蒜组第5天为(16.42±1.18)μM,第6天为(19.58±0.86)μM,第7天为(22.65±1.85)μM(P值均<0.05,0.01或0.001)。   3、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   本实验中我们检测了Th1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以及Th2细胞因子IL-4和Thl7细胞因子IL-17的分泌水平。我们发现在给予小鼠连续5天注射黑大蒜与鲜大蒜提取物后,正常对照组IL-2分泌水平(10.15±1.04)pg/ml,黑大蒜组的IL-2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于第6天达到峰值(16.06±0.67)pg/ml,显著性高于鲜大蒜(10.77±1.47)pg/ml,P值<0.001。而鲜大蒜组与正常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差异。   黑大蒜和鲜大蒜组IFN-γ的分泌水平自术次处理后第1天开始就显示高于正常对照组(19.91±1.94)pg/ml,于第4天达到高峰,分别为(41.33±3.08)pg/ml和(32.15±2.67)pg/ml。黑大蒜组于第4-5天显著高于鲜大蒜组,P值分别为<0.01和<0.05。   黑大蒜和鲜大蒜组TNF-α的分泌水平自末次处理后第1天开始就显示高于正常对照组(13.54±1.91)pg/ml,均于第3天达高峰,分别为(53.98±6.97)pg/ml和(38.46±5.28)pg/ml。末次处理后第1-3天黑大蒜组显著高于鲜大蒜组(P<0.05)。   黑大蒜组和鲜大蒜组的IL-17分泌水平均于未次处理后第5天达高峰,分别为(21.29±1.83)pg/ml和(14.55±2.59)pg/ml,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75±0.81)pg/ml。   黑大蒜组和鲜大蒜组的IL-4分泌水平于末次处理后1周与正常对照组(12.75±1.53)pg/ml比较均未见差异。末次处理后第3、4和5天虽显示黑大蒜组(分别为10.33±0.78,10.85±1.49,11.44±2.99)pg/ml高于鲜大蒜组(分别为9.58±1.88,10.05±1.90,10.73±1.01)pg/ml,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黑大蒜增强NK细胞活性的能力要明显优于鲜大蒜。   2、黑大蒜诱导NO水平产生明显强于鲜大蒜,提示黑大蒜较鲜大蒜有更强的固有细胞免疫应答的诱导作用。   3、两种大蒜提取物均可刺激小鼠脾细胞产生IL-2,IFN-7,TNF-α和IL-17的水平增高,但是黑大蒜较鲜大蒜有更强的Thl/Th17型细胞免疫应答刺激作用。   4、二者对IL-4的产生水平无影响。
其他文献
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研究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充分条件,利用新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进而推导出不确定性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利用舒尔补定理得到新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同时分析了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7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达近120万,63万人死于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死亡病例占所有癌症的8%。结直肠癌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因。结直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标的持续推进,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被社会、学生和家长所认可.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停留在记忆的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