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云南鲁布革饮水发电工程风云事件将“工程索赔”这一建筑工程管理思想引入中国,历经30多年的风雨后,施工索赔在我国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展,无论是从索赔事件发生频率还是索赔额度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索赔管理水平依然远远落后国际水平,当前我国索赔额度一般仅占合同总价的3%~5%;而国外一般占到8%~15%。实际合同经验证明,索赔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途径。对于当前国内外建设市场环境,工程索赔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立足于市场、决定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正逐渐成为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被业主、承包商、分包商、监理单位等建设工程各个参与者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仍属于买方市场,承包商在工程承包中处于被动地位,在签订合同环节便处于弱势地位;此外,承包商索赔意识、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建筑企业缺乏专业的索赔管理人才,再加上建筑产品更加复杂高端化,导致承包商索赔工作很难展开,在工程管理领域仍然是非常薄弱、需要加强的环节。 本文以理论为基础,一切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先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索赔管理研究现状,阐述了索赔管理的基本理论,如索赔的概念、特点、索赔依据、引起索赔的原因、索赔基本程序等;然后,重点分析了索赔处理中的“三大难题”,即法律责任的界定、工期索赔、费用索赔,并分析了各种常用的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论证分析,最后客观公正地提出了当前阶段工程索赔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建议和索赔技巧。 本文注重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更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为我国建设工程各参与方处理索赔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我国工程索赔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建议。本文对于提高我们建筑企业的索赔意识,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工程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上国际市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