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河东记》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11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东记》是中晚唐时期薛渔思所创作的一部优秀的传奇小说集。学术界对薛渔思《河东记》的成就与地位的认识总体上由忽视转为重视,但对《河东记》的研究仍然不够全面深入,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河东记》的作者、成书情况及版本流传仍需做一番系统梳理,宗教思想、艺术特点等分析零散琐碎。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薛渔思《河东记》进行详细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研究中仍需解决的问题。第二章,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量搜集相关材料,力图对作者薛渔思及《河东记》其书进行详细介绍。第一节根据文献记载确定作者姓名,并根据篇目中所出现的时间推断《河东记》的成书时间。第二节梳理河东记的版本流传情况。第三节介绍《河东记》的篇目、题材分类、题材来源。第三章,论述《河东记》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批判价值。结合史料记载分析《河东记》创作的时代背景,这一时期唐王朝在藩镇跋扈、党争不息、宦官专权的动乱中日益衰弱,政治上藩镇的黑暗和社会环境的险恶愈演愈烈,各阶级矛盾急剧尖锐化。在如此背景下,《河东记》“于谲怪中多涉政事世态”,第一节论述《河东记》对藩镇割据的反映与批判,第二节论述《河东记》对社会黑暗的影射与讽刺,第三节论述《河东记》对朝政腐败的揭露与抨击。第四章,论述《河东记》中的宗教思想。第一节梳理命定论在唐代的发展,并分析《河东记》中的命定论思想。第二节探讨因果报应思想在唐代的发展,并分析《河东记》中的因果报应思想。第三节主要分析唐代道教的“世俗化”对《河东记》中神仙故事的影响。第五章,分析《河东记》的艺术审美价值,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总结。第一节分析其强烈的讽刺色彩及表现手法。第二节主要探讨《河东记》在叙事方面的特点。第三节分析其人物塑造的独特性,塑造了一些美好的妇女形象,塑造方法也有所创新。第六章,结论部分主要分析《河东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其他文献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三部曲”包括1997年的《美国牧歌》,1998年的《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和2000年的《人性的污秽》,这三部作品展示了这位多产的美国知名作家旺盛的活力和文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城镇位于山区或沟壑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建设在坡地上,这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在石质山区,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将建筑设置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产业集群成为全球化与区域化相互作用中参与竞争的主要力量。同时,作为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旅游产业空间集聚(industrial agglom
孔子的影响不仅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甚至渗透到世界各地。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并名列第一。孔子和以孔
纳微米尺度的磁性材料由于有着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在靶向药物载体,癌症治疗,生物传感器,磁共振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二氧化硅磁性复合材料不但具
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在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口剧增、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
本论文在回顾中日两国国有林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两国当前国有林管理体制的具体情况,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理念方针、行政体系、经营机制、财税制度以及法律保障等
由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牵头起草的《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第14条细化了反垄断法在规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和调整对象。但对于如何认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玄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话题,在当时的文化海洋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玄幻文学也凭借其混杂的文体风格、多元化的审美趣味等特点,成为当代
房间是一种封闭、隐秘、边缘性的私人生存空间,女性规避疏远公共空间而沉浮于历史舞台背后,二者兼具私密属性并会在一定层面暗合或发生必然关联,因此房间逐渐构成女性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