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公务私用的法律控制——以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为视角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公物是行政组织法范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执行公务、达成行政目的不可或缺的物质手段。行政公物本应用于公益目的,但由于行政公物的使用被视为行政内部事务,一般不与外部发生关系,很少有行政法学者对行政公物使用的相关问题予以关注并深入探讨,导致此部分理论的严重缺失,法律规定的不完善。行政主体的权力得不到有效控制,致使现实中行政公物私用频繁发生,危害严重亟需控制。本文从行政公物的概念入手,对行政公物私用进行了行政法解读,并分析了行政公物私用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法律控制行政公物的基本思路。旨在使行政公物相关法律制度得以完善,监督行政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将行政公物使用权控制在法定范围内,减少行政公物私用现象的发生。  本文的正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出。这一部分通过对域内外已有概念的比较和分析,界定了行政公物的概念和范畴,从行政法视角解读了行政公物私用问题,提出对行政公物私用进行法律控制的必要性所在,并阐述了研究行政公物私用法律控制问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为行政公物私用的成因分析。行政公物私用的成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本文在此部分主要立足于行政法学学科,详细分析了行政公物私用产生的原因,即行政公物相关法律制度欠缺,行政公物使用权的监督乏力,行政主体违法责任追究不力,行政主体自身权责认识不清。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法律控制行政公物私用的基本思路。这一部分主要以监督行政为视角,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法律控制行政公物私用的基本思路。
其他文献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近40年时间内,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飞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店铺、繁华小区、声光化电、工业企
分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成为了一种出现在经济社会中的自然现象。分工产生于在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引导之下,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为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命题和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讲话中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