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nb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统计分析伴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HSIL)患者治疗前HPV感染情况;(2)行宫颈锥切术治疗后3、6、12、18、24个月复查HPV转阴率及其变化规律;(3)比较伴有HPV16/18型感染及单纯感染其它12种高危型HPV的患者术后HPV感染转阴率差异;(4)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分别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及宫颈冷刀切除术后HPV转阴率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确诊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方式及术前及术后复查HPV、TCT结果,筛选出其中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统计术前及术后3、6、12、18、24个月复查的HPV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术后确诊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不伴有HPV感染的占有7.7%,伴有HPV感染的患者占有92.3%,其中伴有HPV16或18型的患者占有24.10%,单纯感染其它12种高危型HPV的患者占有75.90%,以HPV52型居多;(2)伴有HPV感染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3、6、12、18、24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24.7%、31.7%、45.7%、58.6%、69.9%,(3)其中伴有HPV16/18型感染的患者术后3、6、12、18、24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13.3%、17.8%、31.1%、46.7%、66.7%,单纯感染其它12种高危型HPV的患者术后3、6、12、18、24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28.4%、36.2%、50.4%、62.4%、70.9%;伴有HPV16/18型感染的患者术后转阴率低于单纯感染其它12种高危型HPV患者的转阴率,而在术后18、24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行宫颈冷刀切除术后3、6、12、18、24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24.4%、30.1%、43.1%、55.3%、65.9%,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3、6、12、18、24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25.4%、34.9%、50.8%、65.1%、77.8%,宫颈冷刀切除术后HPV转阴率低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转阴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部分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伴有HPV感染,其中在湘西地区主要以其他12种高危型感染为主;(2)伴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随术后恢复时间延长转阴率增加,术后伴有HPV16/18型感染的转阴率低于单纯感染其它12种高危型HPV,术后1年后差别无意义;(3)不同宫颈锥切手术方式对于术后HPV的转阴率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 分析重症腺病毒肺炎(Severe adenovirus pneumonia,SAP)患儿的临床特征,探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和SAP患儿预后的关系,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为早期识别危重患儿,减少不良结局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