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选取经前和疼痛即刻的不同介入时机针刺十七椎穴,并与空白等待组对照比较,观察其对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疼痛性质和强度的影响,为针刺十七椎穴治疗PD介入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分为3组,其中单穴(十七椎穴)即刻针刺组30例,脱落2例,单穴(十七椎穴)经前针刺组30例,脱落3例,空白对照组30例,脱落1例。观察针刺前后三组SF-MPQ评分的差异,及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治疗周期结束后,经前针刺组和即刻针刺组SF-MPQ的各项评价指标与各自筛选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等待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经前针刺组与即刻针刺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经前与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穴均可显著改善PD患者疼痛的性质,减轻其严重程度。2.痛时针刺十七椎穴对PD患者的镇痛效应第一月经周期可见效,两组均对PD患者的镇痛具有累积效应。3.痛时针刺十七椎效果优于经前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