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最后一道安全网”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市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为了对目前的辽宁省城市低保制度的总体工作质量、制度功能作用、制度本身优点与缺陷、资金使用效益等进行客观评价,并深入探讨影响辽宁省城市低保制度运行效能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从而为科学判断城市低保制度的功能作用,发现辽宁省城市低保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明确完善辽宁省城市低保制度的目标方向并更好地保证城市低保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施城市低保的精确化管理提供依据。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多元统计分析和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等对此问题展开研究。为了更好地探讨各个因素对辽宁省城市低保制度运行效能的影响程度,笔者先后基于公众满意度理论和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了6个理论模型。通过模型拟合度和路径系数比较,确认添加认知水平的公众满意度理论扩展模型为最合理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综合探索各个不同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城市低保制度效能评估的影响。最后,基于重要度—满意度矩阵对辽宁省城市低保制度效能评估进行质量诊断,得出辽宁省6个城市的急待改进指标和等待观察指标。并结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论,为提高辽宁省城市低保制度运行效能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