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洛地区少数民族问题是河洛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隋唐又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对该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既能丰富河洛文化的内涵,又能扩大河洛文化研究的视野,研究意义重大。  河洛地区地处“天下之中”,古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记载,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隋唐时期,统治阶级注重河洛地区的建设,在加强该地区交通网络建设的同时,注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充实河洛地区的文化内涵。此外,统治者还实行了诸多优惠措施,如在经济上,给予种种优惠政策吸引少数民族前来经商贸易;在政治上,也出台了诸多政策性措施保障他们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上,亦实行较为宽松开放的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无不促进周边少数民族前来河洛地区。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刺激下,周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河洛地区,他们中既有从事政治活动的少数民族首领、使者和入朝质子,从事商业活动的少数民族商旅,还有一些从事宗教活动的少数民族僧侣、传教士等。同时,还包括以其他形式来河洛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少数民族叛乱者及来此赴难者、被迫移民或战俘及一些少数民族艺人技师等。这些共同构成了少数民族内迁河洛地区的主要方式。  隋唐时期,大批少数民族内迁,不仅增加了河洛地区的民族构成,而且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异域文化,使河洛地区出现了明显的胡化倾向。少数民族社会风尚、宗教信仰、民族观念等都深深的影响着河洛地区,这些都有利于探寻河洛地区多民族多元文化在相互碰撞和交融中而共同发展的轨迹,以期还原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的真实面貌。
其他文献
羌族是中国古老民族的,商朝时就生存于中华大地。《诗经·商颂·殷武》中有羌族存在的文字记忆。羌人在商朝大约生活在甘肃河湟之地,战国时期,秦穆公霸“西戎”,迫使羌人南迁,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