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护理专业特点,设计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干预方案,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对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类实验性研究设计。2012年2月~2012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高校护理专业符合纳入标准的260名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2012年4月~2012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河南省某高校护理专业2012级大专班中选取两个班级,三班作为实验组,一班作为对照组,分别在两个班级招募研究对象,各53名,对照组采取空白对照,实验组采用综合干预方案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两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
1.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现状: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总分为(3.59±0.43)分,情绪觉知力得分为(4.08±0.47)分,情绪评价力得分为(3.84±0.60)分,情绪适应力得分为(3.57±0.53)分,情绪调控力得分为(3.33±0.60)分,情绪表现力得分为(3.24±0.57)分。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常模情绪智力各因素得分比较显示,在主因素情绪调控力、情绪表现力及次因素情绪自我觉察力、成就感、自主性、压力承受、感染力、自我尊重、幸福感得分上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2.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总分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来源、学历层次、是否为学生干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家庭氛围、个体的性格类型、自我身体形象的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3.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总分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自我身体形象、与父母的关系、个体的性格类型、学历层次进入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的贡献分别为:25.7%、26.3%、25.6%、17.7%。共解释情绪智力总分总变异度的11.3%。
4.综合干预对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干预效果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及干预后3个月4个时间点的情绪智力总分、情绪觉知力得分、情绪评价力得分、情绪适应力得分、情绪调控力得分在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情绪表现力得分在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交互效应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表现出正向趋势,但各因素发展不平衡,其总的特点表现为情绪的意识因素强于情绪的行为因素。
2.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受到自我身体形象、父母的教养方式、个体的性格类型、学历层次四个因素的影响。
3.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情绪智力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情绪智力水平,而且这些改变在干预后能够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