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玉米产量对世界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条件持续恶化,干旱频发、程度严重,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干旱胁迫已成为限制玉米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因此,解析玉米耐旱性状遗传基础和进行玉米耐旱性改良育种,对玉米稳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收集的3000多份热带、亚热带玉米为供试材料,通过多种遗传分析解析玉米耐旱性遗传基础,并探索全基因组预测(GS)模式,以期为提高玉米耐旱性的分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产量对世界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条件持续恶化,干旱频发、程度严重,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干旱胁迫已成为限制玉米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因此,解析玉米耐旱性状遗传基础和进行玉米耐旱性改良育种,对玉米稳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收集的3000多份热带、亚热带玉米为供试材料,通过多种遗传分析解析玉米耐旱性遗传基础,并探索全基因组预测(GS)模式,以期为提高玉米耐旱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提供有效方法。所有材料均采用低廉快捷的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技术进行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鉴定分子标记。GBS鉴定的SNP(GBS SNP)因质量低而不宜直接用于连锁图谱构建,因此本研究开发了组建Block标记的方法,应用于不同群体进行遗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开发了SL(Similarity/Linkage)和FPP(Fixed Physical Position,FPP)两种方法,并在6个不同双亲群体(DH、RIL、IBM、F2、BC1和BC1F2)中组建Block标记进行应用验证。同一测序水平GBS SNP的缺失率和错误率随群体杂合度的上升而升高。基于两种方法组建的Blok标记,杂合群体的杂合度已达期望值,群体基因型各方面属性得到显著改善;鉴定的玉米基因组重组模式与前人报道一致,且群体交换次数符合理论值;遗传图谱总长度在合理范围(IBM在5K c M左右,其余群体在1-2K c M范围),SNP标记密度较高(例如:F2:35.43 SNP/c M);真实性状QTL定位验证了遗传图谱的可靠性。这些结果说明利用基于SL和FPP法组建的基因组Block标记构建的遗传图谱质量高,两种方法可靠,其中SL方法更适用于纯合群体,FPP法适用于杂合群体。(2)利用15个玉米双亲群体为供试材料,在正常(WW)和干旱胁迫(DS)条件下评估产量及相关二级性状,基于FPP法组建Block标记构建连锁图谱进行连锁分析鉴定了265个QTL,并结合联合关联分析(GWAS),共同定位了2979个基因与产量、花期、株高、穗位高显著关联。表达分析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发现,其中354个为苗期响应DS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催化活性的功能,参与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另外,利用三倍量群体内交叉验证模式,以及等量、二倍量和三倍量群体建模进行半同胞群体(HSP)间目标性状预测,比较发现WW条件下等量HSP间预测模式的精度最高;DS条件下,HSP内三倍量交叉验证模式精度最高,综合精确度和稳定性,HSP间三倍量模式最优。这些结果对利用MAS育种提高玉米耐旱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利用关联群体DTMA为供试材料,鉴定了在WW、DS、热胁迫(HS)及旱热复合胁迫(DHS)条件下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在基于SNP的GWAS中共鉴定了1549个显著关联SNP,~1/3 SNP解释的表型变异>5%,表明WW和DS条件下产量及相关性状都是复杂性状,显著SNP热点分析发现bin8.03是影响产量和花期的热点区域;另外发现基于单倍型的GWAS可提高作图效力(平均PVE=10.56%)。基于SNP和单倍型的GWAS共鉴定了690个候选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其中46个为玉米苗期响应DS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作为后续研究的关键基因。比较同一目标性状不同环境下的定位结果,发现几乎没有DHS与DS或HS重合的基因,暗示了玉米对这几种胁迫抗性的遗传分化,以及同时改良多种胁迫抗性的困难性。GS分析发现,复杂程度相对较低的AD较更复杂的ASI和GY有较高的精确性;把相应性状显著关联标记引入预测模型可有效改善复杂性状的预测精度,这对利用MAS提高玉米逆境胁迫抗性育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也强调了多抗性玉米育种的重要性,并为多抗性玉米育种奠定了基础。本文新开发的SL和FPP两种方法在不同玉米双亲群体中验证和应用,并成功应用FPP法在WEMA群体中鉴定了大量候选基因。与DTMA群体关联分析重合的候选基因及鉴定为苗期响应DS的基因可作为后续重点关注的耐旱相关候选基因,根据预测可能涉及ABA、JA等信号途径相关的基因以及其他未知的功能基因,可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和验证功能,是对响应DS调控网络的补充。后续将进行扩展FPP法的遗传应用研究,例如联合不同群体或者多亲群体组建Block标记,用于联合遗传分析。另外,在干旱地区往往伴随着高温,本研究鉴定的热胁迫及旱热复合胁迫相关的候选基因也可引入全基因组选择模型,促进对玉米适应复杂气候的选育。在利用MAS改良玉米耐旱性的育种中,将利用ASI辅助对产量的选择,并结合与产量和花期相关的QTL及全基因组SNP对产量进行预测,期望能有效提高单位时间的遗传增益,培育耐旱性玉米种质。
其他文献
高粘度胶液(>1 Pa.s)的微量分配具有不易受零件材质和结构尺寸的影响、无需高温/高压、内应力小等优点,适用于连接微小零件,在微装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随着器件向集成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对分配的微量胶液体积和重复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高粘流阻、胶液物化特性等约束,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注射的液体分配方法无法满足高粘胶液微量分配的要求。此外,针对高粘液体微量操纵机理的研究亦不够充分,缺乏描述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选煤是煤炭清洁利用的必经之路,而固液分离是煤炭洗选加工行业的主要难点之一。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絮凝-沉降-脱水工艺进行煤泥固液分离,加入无机盐或高分子药剂进行絮凝是强化固液分离的主要手段,然而传统工业应用与理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药剂的宏观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上,对于药剂在煤泥界面吸附行为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现阶段对固液分离基础理论认识的要求。本文采用耗散石英微晶天平
在自然界中,干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因子。但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短期干旱频发,使其已经成为制约牧草产量形成的最关键的环境因素之一。多花黑麦草是一种重要的一年生、冷季型禾本科牧草,由于其生长快、分蘖力强、再生性好、营养价值高等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尽管多花黑麦草具有很强的根系生长能力,但是严重的短期干旱仍然会大幅降低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因此,寻找抗旱性多花黑麦草材料并研究多花黑麦草的抗旱响应机
铝基复合材料因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低线膨胀系数和高热导率等优良特性,在精密仪器、光学系统、电子封装等领域的结构和功能零部件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增强相SiC颗粒与铝合金基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相差巨大,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界面脱粘、SiC颗粒断裂,诱发加工损伤的形成,SiC颗粒的高硬度还会导致刀具的严重磨损。尤其对于小直径光孔或螺纹孔,孔口位置极易出现不可修复的崩边损伤,钻头和丝锥极易发生断裂
爆炸焊接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复合材料加工技术已经成功的制备了数百种不同种金属的复合材料并且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是由于爆炸焊接的复杂性使得对焊接过程控制难度较大,此外,焊接参数的选取不当会导致界面形貌不佳,甚至会使界面形成各种缺陷或出现开裂等不良现象。界面缺陷的形成将使爆炸焊接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稳定性及气密性等性能有所降低,甚至出现工件报废等现象,使爆炸焊接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及经济性
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酶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酶之一,不仅影响药物的体内暴露量和生物利用度,还决定了内源性物质(如睾酮、维生素D3、胆固醇和胆汁酸等)的合成和代谢平衡,调控内源性信号分子与相应受体的结合强度,以及受体调控的下游细胞信号通路激活程度。胆汁酸是一种肝脏利用胆固醇作为前体合成的两性有机酸,可以作为信号分子,结合靶细胞细胞膜上的膜受体(如Takeda G蛋白受体5,TGR5
榕属(Ficus)以其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复杂的地理分布格局以及与榕小蜂特殊的协同进化关系,一直吸引着植物学、昆虫学、进化生物学等相关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作为相关研究的基石,榕属的系统学和分类学研究也同样备受关注,其属下等级划分和近缘类群的物种界定一直是榕属研究的难点。Berg提出的六亚属体系是榕属备受关注的属下分类系统,分子证据证明Berg的六亚属中存在一些不自然的类群,薜荔(F.pumila)和
研究目的:食管气管瘘复发(Recurre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r TEF)是一种食管闭锁术后复杂的并发症,由于其围手术期管理困难,再次手术后发现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r TEF的诊断和规范诊疗流程及手术方式一直仍是小儿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一个极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收集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的食管闭锁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患儿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诊断策略,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及外
人类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全球细菌耐药危机。兽用抗生素残留引发了环境及体内共生菌的耐药,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环境健康和公共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多数抗生素是不易代谢的,这使得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或环境中的残留问题更加严重。食品防腐剂是一种拥有高效抗菌、在体内安全代谢且代谢产物对机体无害等特点的食品添加剂。但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它们在人和动物体外发挥的抗菌功能,食品防腐剂能否在动物体内发挥抗菌功能从而取
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中油气形成、排出和滞留以及孔隙演化在地质条件下十分复杂,是目前非常规页岩油气成藏研究的热点。非常规页岩气虽然已经在北美和中国海相页岩获得很大的突破,并已实现商业化生产,然而对页岩油气成藏的地质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本论文选取北美主产页岩油气盆地的四套以II型干酪根为主的不同有机质丰度和岩性变化的未成熟或低成熟的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包括Barnett页岩、Ea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