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日语学习者人数的增加,学习者的需求也变得多种多样。在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数量也在增加,于是就出现了属于理工科专业,但是把日语也同样作为专业(第二专业)来学习的双重身份的学习者。是否可以用相同的教学方式来教授这种高中文理背景不同的学习者,应该是教师们特别关心的事情。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抓住学习者内心的特征和变化是教学的前提。学习观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的内心想法及态度。也就是说,如果明确了学习观就能抓住学习者心理特点与变化。因此,本研究以中国人理工科和文科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学习观的调查。通过统计学中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明确了理工科和文科学习者学习观的特点、日语学习观在文理科学习者身上体现的不同,以及不同年级的学习观的变化。在文理学习观比较方面,与理工科学习者相比,文科学习者更自信、自律,更重视会话学习,并且对于文字和不解的问题有彻底追究的精神。原因多在于理工科学习者倾向演绎的学习方法而文科学习者倾向于归纳的学习方法。在不同年级的学习观的变化方面,理工科的2年级和文科的3年级表现出了与其他年级不同的学习观。原因多在于对日语学习的意愿。理工科学习者主要体现在客观方面,文科学习者体主要现在主观方面。因此,作者以理工科和文科学习者的学习观特点为基础,试对其日语教育提出了方案。首先对于理工科学习者来说,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在教学当中应该增强学习者对日语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导入文化和真实的日语,注意不要过多的让学习者之间互相指导,要定期的进行测验,并且在任何方面都尽量用日语授课。对于文科学习者来说,教师要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让文科学习者善于交流的能力得以发挥。稍微强调一下日语的难度,在课堂上不要过多的讲解文化,语法要用汉语进行详细的说明。定期的考试也是必要的。另外,无论对于理工科还是文科的学习者,都要让其明白用日语能够做什么,怎样使日语与其未来联系起来,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