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阶段情感教育是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培养青少年具有优良的社会性情感品质,促进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的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校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正是对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当前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影响,教师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结果给学生学业进步和人生未来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及对待事物的态度。本课题以科学的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了个人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在其学业进步和人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热爱、尊重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已势在必行。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走向融合。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四部分:情感教育的提出、情感教育的现代意蕴、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和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走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