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ano-HAC)在兔脊柱融合中的成骨机理和骨替代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成熟雌性新西兰中耳白兔6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行腰5、6横突间融合,植入骨或材料量2.5ml:(1)自体松质骨组(ACB);(2)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组(Nano-HAC);(3)自体松质骨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混合组(ACB+Nano-HAC);(4)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NanoHAC+rhBMP-2)。对骨愈合情况分别于术后2、4、6、10周行X线片观察、手触检测、生物力学测量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X线片表现:ACB组6周4例,10周5例融合;ACB+Nano-HAC组6周3例,10周4例融合;Nano-HAC组无1例优;Nano-HAC+rhBMP-2组4周1例,6周5例,10周6例优。手触检测:ACB组4周1例融合,6周4例融合,10周4例融合;Nano-HAC组2、4、6、10周均不融合;ACB+NanoHAC组6周3例融合,10周3例融合;NanoHAC+rhBMP-2组6周4例融合,10周5例融合。生 硕土研究生毕业论文 物力学测量结果表明单独应用Nano叫AC融合效果 不如 其他三组,而 北B+Nano-HAC、Nano- HAC+rhBMP-2融合效果与从B融合效果相 同。组织 学观察:ACB 组以膜内化 骨为主;Nano-HAC 组 Nano叫AC 颗粒早期被吞噬、降解、成骨; ACB+Nano-HAC组为 ACB和 Nano-HAC单独植入表 现,无相互促进作用。Nano-HAC+rhBMP-2组 2周 即有大量新生骨基质形成,6、10周时有成片状成 熟骨基质形成。 结论: 1·Nano叫AC具有快速的生物降解性、良好的 骨相容性,高效的骨传导性,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 更有利于被利用成骨。 2.Nano叫AC材料本身虽具有仿生骨的构架, 但在没有复合骨诱导因子、成骨细胞的情况下,无 骨诱导性。成骨能力不如 Nano-HAC复合 rhBMP-2 和 ACB。 3.ACB植入对Nano-HAC降解、成骨无明显促 进作用,也无相互抑制作用,主要是 ACB起到融合 作用。 4.Nano-HAC与rhBMP-2有良好的复合性,两 者复合使Nano叫AC更有利于被机体降解、利用、 成骨。Nano-HAC与rhBMP-2复合组成骨效果与ACB 组相同。 总之,Nano叫AC材料具有快速生物降解性、 优良骨相容性、高效的骨传导性,便于血管和细胞 一3 一 硕上研究生毕业论文 的长入,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更有利于被利用成 骨,与rhBMP刁有良好的复合性、成骨效率更高, 便于修复各种形态骨缺损,是优良的骨替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