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师范学校是专门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的基地,而当今基础教育新课程需要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多种能力,这就需要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构建自己的教学方案。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时效的教学理论。国务院于2001、5、29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并且,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而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因此,基础教育改革倡导合作学习。而中等师范学校是基础教育师资的基地,对基础教育改革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为确保基础教育改革有效实施合作学习,师范教育首先应树立师范生的合作意识,在各科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同时,合作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学中师生间的单向及双向交流模式,实现了教学中各动态因素的多向互动,这为中师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通过合作活动,培养自己从事未来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技能,进行充分的职前知识及能力储备。然而,目前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实施大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在实践方面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小学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也有少数教师在初中生物、历史学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有关物理实施合作学习方面的研究很少,而在中等师范学校物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研究几乎没有。所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附录Ⅱ),以及到小学走访中师毕业生等方式,了解目前中师生物理学习的基础与习惯、竞争与合作意识、与同学交往的态度、毕业生的工作感悟、用人单位对优秀毕业生的评价标准等情况,确定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与合作学习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调查问卷法、谈话法、观察法、反思日志分析法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活动,笔者将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归纳概括为:合作设计→教学活动→小组合作互动→测验评价→反馈提高。总之,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师物理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实施模式及有效评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