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胰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腹部肿瘤之一。TP53诱导的糖酵解和凋亡调控子(TIGAR)是抑癌基因p53的靶基因,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不同,与预后的相关性也不一致。我们研究TIGAR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分析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TIGAR表达与18F-FDG PET/CT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871408,81471720); 盛京自由研究者基金(No.2014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胰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腹部肿瘤之一。TP53诱导的糖酵解和凋亡调控子(TIGAR)是抑癌基因p53的靶基因,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不同,与预后的相关性也不一致。我们研究TIGAR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分析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TIGAR表达与18F-FDG PET/CT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PET/CT,术后病理证实为PDAC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TIGAR在PDA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资料及预后的相关性,并分析TIGAR表达与PET/CT参数,包括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标准化摄取值峰值(SUVpeak),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平均瘦体标准化摄取值(SULmean),最大瘦体标准化摄取值(SULmax)及瘦体标准化摄取值峰值(SULpeak)的关系。第二部分:收集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胰腺癌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TIGAR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表达情况,TIGAR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第三部分:构建SW1990过表达组、沉默组及对照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行micro PET/CT检查,观察TIGAR基因与肿瘤体积及SUVmax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共收集23例术前做PET/CT,术后病理证实为PDAC患者的病历资料。免疫组化结果提示TIGAR在15例患者中高表达,TIGAR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CA19-9水平无相关性。高表达TIGAR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较低表达TIGAR患者明显缩短。18F-FDG PET/CT参数SUVmax、SUVmean、SUVpeak、MTV、TLG、SULmax、SULpeak及SULmean与TIGAR表达呈正相关,仅MTV与TIGAR表达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共收集11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PDAC患者的病历资料,TIGAR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TIGAR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且TIGAR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第三部分:成功构建SW1990过表达组、沉默组及对照组裸鼠的皮下移植瘤模型,micro CT提示TIGAR过表达组的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明显较对照组高,TIGAR沉默组的肿瘤体积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SUVmax值高于TIGAR沉默组,然而TIGAR过表达组的SUVmax值却低于对照组。结论:TIGAR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指标有关,TIGAR可以作为预后预测因子,TIGAR表达与18F-FDG PET/CT参数正相关,与MTV有统计学差异,且MTV、TLG与PDAC患者的预后相关。虽然SUVmax是临床常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但SUVmax不能绝对反映肿瘤内部TIGAR表达及糖代谢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及干预对防治肝硬化、肝癌至关重要。肝脏穿刺活检目前仍然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作为有创的检查,其存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在疾病的无创性诊断中逐渐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CT平扫图像的残差网络ResNet深度学习模型评估肝纤维化分期的效能和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47名不同病因的慢性肝病患者,包括213名男性患者和134名女性
目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分类上属β疱疹病毒亚科,为双链D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约235 kb。HCMV可感染多种人类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神经元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HCMV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病毒,可在人群中建立终身潜伏感染。据统计,人巨细胞病毒Ig G的血清阳性率在全球人口和育龄妇女中分别为83%和86%。虽然HCMV在
目的:脓毒症是由感染所致的宿主反应紊乱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率及病死率始终居高不下,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疾病之一。心脏作为血流循环动力器官,是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时最容易受累的靶器官,脓毒症心肌抑制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相关研究发现在脓毒症心肌抑制的发病中心肌细胞凋亡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干预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会改善脓毒症心肌抑制的预后。Micro RNA(mi
目的:脓毒症(sepsis)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目前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脓毒症引发的急性肺损伤(ALI)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研究证明富氢水(HRS)对脓毒症大鼠的肺组织具有显著的保护性作用,但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免疫失调是脓毒症器官损伤发生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包括早期的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和晚期的免疫抑制。其中巨噬细
目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的髋关节疾病,闭合复位是临床上6~18个月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案。头臼“同心复位”是DDH闭合复位治疗成功的金标准,是髋关节正常发育的前提条件。但由于软组织阻挡,常不能达到完全同心复位,其中盂唇内翻是DDH的常见病理改变,也是阻碍同心复位的病理因素之一。而复位后的盂唇内翻可否接受仍存
目的: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深陷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比例逐年上升,IGD正不断蚕食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肩负祖国繁荣和民族振兴之大业,然而部分大学生却出现较为严重的精神信仰危机,“空心病”显现,“三生”观缺失,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它是美国成人中第四大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超过50,000人死于结直肠癌。近些年,虽然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全身治疗方面已有一定进展,但结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然仅为50%左右。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与其化疗抵抗有很大关系,所以关于结直肠癌化疗耐药的相关研究仍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复杂和异质性疾病,其异质性在于不是所有机制都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中,导致它们的临床预后(症状,急性加重,对治疗的反应,疾病进展速度或死亡)的不同,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间的属性,将COPD分为不同表型。频繁急性加重表型为每年具有2次或2次以上急性加重,与非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相比,
第一部分基于18F-FDG PET-T代谢成像的影像组学判定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正电子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的代谢图像提取的影像组学标签进行研究,建立对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并与常规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了38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经由病理证实均为鳞癌
目的: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部分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可以存活,但尿、便失禁和下肢功能障碍是常见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提高。因此,探讨NTDs诊断新方法对于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NTDs产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由于需要较高的诊断水平和昂贵的仪器设备,只能在大的产前诊断中心进行,而且影像学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