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中国木材加工企业效率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材加工业效率的提升是提升行业竞争力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企业效率的提高是行业整体效率提升的基础,而行业效率的提升将带来行业整体木材利用率的提高,进而提升行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带来木材利用率的提升,能够在保证产出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使用更少的木材。木材进口压力的降低以及木材自给度的增加,对全球资源和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因此,研究木材加工企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此之上探讨如何提升中国木材加工企业效率,进而提升行业效率、增强行业竞争力,并降低木材需求和木材进口依赖度。  本研究从了解中国木材加工企业的效率现状出发,以期对企业效率和增长质量进行研究和分析判断,为衡量企业效率和提升质量提供一套可行的研究框架,为政府和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实证依据。首先,从理论方法角度,总结效率和生产率评价的研究框架,系统阐述效率和生产率评价基础理论和方法,着重对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方法进行阐释。其次,从实证角度,运用基于DEA方法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方法,利用全国9个省119个木材加工企业数据,测算企业效率水平,包括企业的总经济效率以及分解总经济效率为配置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部分,对于DEA方法没有考虑样本随机性的缺点,本研究选择Bootstrap DEA方法来解决:在效率测算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企业效率的相关因素;以及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两部分,将效率变化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两部分。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木材加工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⑴木材加工业的行业平均效率水平不高,实际平均产出水平与最优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且在不同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总经济效率、配置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最优水平的16.6%、60.4%、56.3%和62.4%,最低水平分别为最优水平的0.8%、9.4%、4%和3.1%。总经济效率平均水平不高表明行业内企业综合管理的能力不足;配置效率平均水平低表明行业内企业对资源配置的能力不足:纯技术效率水平不高表明行业平均生产水平是低效的;规模效率平均水平不高表明行业内企业的平均规模与最优规模还存在一定差距。⑵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效率水平存在差异,总体来看,非公有制企业的效率要高于公有制企业。因此,提高企业效率要重点关注公有制企业;以及改制公有制企业,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这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⑶行业内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小,企业规模与管理和技术不匹配。首先,行业内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规模效率较低;同时,研究也表明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随着规模的递增,企业的效率先增长后下降,规模过小和过人的企业效率均相对会降低。因此,可以通过兼并、整合和重组等方式,鼓励行业中的小企业规模进一步扩人,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但由于规模报酬效应存在,一味将企业“做大”并不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企业不应该将规模作为目的,仅追求规模的扩大而忽视管理和技术,反而可能使得过大的规模成为企业效率的负担。企业的规模要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相适应,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更需加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提高。⑸产业升级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效率。研究表明,生产精深加工产品企业的效率高于生产初级产品企业。因此,应进一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精深加工产品生产。鼓励企业进行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鼓励和促进精深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链纵向发展以提升产品附加值。⑸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的效率水平更高。平均意义上,产品有出口企业的总经济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高于产品无出口企业,只有配置效率低于产品无出口企业。原材料有进口企业的总经济效率、配置效率、纯技术效率高于原料无进口企业,只有规模效率低于原材料无进口企业。因此,应继续鼓励林产品贸易,一方面,提高非资源高耗型精深加工木制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以鼓励出口;另一方面,鼓励原木等原料进口。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企业效率,最终行业整体效率的改善对森林资源保护具有促进作用。⑹回归分析的结果再次验证:国有企业的总经济效率水平最低,规模在100-2000万企业的总经济效率最高。规模在100万以下的企业的配置效率水平最高,生产精深加工产品企业的配置效率高于生产初级产品企业。生产精深加工产品企业的规模效率高于生产初级产品企业,产品有出口企业的规模效率低于产品无出口企业。国有企业的纯技术效率水平最低,规模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的纯技术效率最高,生产精深加工产品企业的纯技术效率低于生产初级产品的企业,原料有进口企业的纯技术效率高于原材料无进口企业。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保持增长,但增长率并非一直在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大于1,始终在增长。技术幅度在逐年缩小但始终存在进步,而效率水平相对波动较大。研究还表明,全要素生产率退步的企业均伴随着企业效率水平的下降。因此,在重视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的同时,更应关注和促进企业效率的改善,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对森林资源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超分子化学是研究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化学物种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的化学。非共价相互作用的本质决定了动态性是超分子化学特
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抗生素废水产生量大,属于高浓度难处理工业废水,据统计2009年抗生素废水量已超过3亿吨。常规的抗生素废水处理工艺以生物法为主,辅以物化法,但存在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低氧微膨胀节能技术”是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教授首次在国内外提出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更新了传统的解决污泥膨胀问题思想和观念,对降低污水处理能耗和运行费用具
氮化铝(AlN)薄膜由于具有较宽的带隙、较高的声表面波波速、优异的压电性能、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在紫外光发射、光检测和声表面波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理论预言,掺杂过渡金属元素的AlN薄膜在室温下具有铁磁性,可在自旋电子学器件和量子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应用。本论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分别制备了未掺杂和Fe掺杂的AlN薄膜,对N_2分压及总溅射气体压强(Ar+N_2)的大小对AlN薄膜的结构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是一个难题,其下设公司内部财务容易出现监管不及时的情况,出现管理漏洞就会引发资金漏洞,届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因此,越来越多集团公司选择应用本部资金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基因治疗(Gene therap y)在治疗先天基因缺陷以及获得性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基因治疗依赖于安全高效的基因载体,基因载体通常分为病毒性载体和非病毒性载体两大类。两
为了探讨改性当地土壤技术在富营养化治理和蓝藻水华控制方面的作用及机理,本研究在室内考察了太湖岸边当地土壤对磷的固定能力及其对内源磷负荷的削减作用,分析了改性当地土壤
电化学电容器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的新型储能器件,近年来备受关注。多孔碳材料经常被用来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具有良好的性能。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与电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