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从狭义的民生概念展开研究,主要涉及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权和普遍的发展权。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方面,体现了群众最迫切、最直接的切身利益。搞好民生建设,不仅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更有利于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的民生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也借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改善民生的思想和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党对民生问题必然会进行积极探索。受社会综合发展条件的限制,党对民生问题的深入认识以及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也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建设过程中对民生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的根本宗旨,指出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确定了党的民生思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继续展开对民生问题的探索,主张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需要,首次把国家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提高了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把改善民生与党的执政能力联系在一起,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度关注民生,把改善民生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本文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党民生思想的发展过程,客观地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对更好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