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建设与成长的空间载体,其效率状况关乎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云南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对促进该区域土地科学合理利用、城市发展、粮食安全及边疆稳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了解与吸收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的基础上,以已有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客观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对成熟的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视角对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和排序,分析云南省2007-2017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重点从经济集聚与产业结构层面对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定量分析,以期为提高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相对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炼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综合分析现有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并恰当地提炼相关理论,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实证研究积淀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合地处西南边疆山区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基于新时代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发展要求,综合考虑云南省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特点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资本、劳动、土地3个方面选取合适的投入指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3个方面选取合适的产出指标,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对成熟的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视角对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和排序,分析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第三部分,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重点从经济集聚与产业结构层面对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定量分析,以期为提高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相对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第四部分,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优化路径。结合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针对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的具体特征,因地制宜,具体地提出适合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优化路径,为云南省未来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保障粮食安全与实现边疆繁荣稳定提供有益指导与借鉴。研究发现:第一,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方面。时序上,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空间上,总体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第二,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方面。投入-产出冗余程度及非DEA有效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第三,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作用机制方面。经济集聚与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传导机制;实证检验表明,研究期内经济集聚对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拥挤效应大于集聚效应,并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产生了正向影响,说明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初见成效,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政策启示:第一,依据云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的时空差异特征,一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土地利用DEA无效的内部原因,另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的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措施体系。第二,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预警系统,优化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路径。第三,寻找扭转拥挤效应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消极影响的突破口。同时,根据区域差异特征,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产业结构优化政策措施,重点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及土地资源配置政策等层面进行宏观调控,同时也要保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市场化发展路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