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对道教的解读与抉择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古代日本的道教,下出积与曾指出日本只存在通过外来移民流传至日本民间的民众道教。但是,“民众道教”这个概念的使用并不一定恰当,道教要素在日本也不仅仅流行于民间。作者认为,道教或道教要素在日本的存在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对道教或道教要素的认识程度与解读方式。本文以古代日本的文献史料、出土文物为中心,通过与同一时代中国、朝鲜半岛等相关资料的纵横比较,结合当时的东亚历史背景,考察了道教要素传入古代日本的各种渠道,详细辨析了古代日本史料所见的与道教相关的用语和概念的实质含义,探讨了古代日本对道教或道教要素的认识、解读及相应的处理方式,指出了其与中国道教的不同之处,并揭示了其背后的原因,以试图对道教在古代日本的整体情况给出一个更合理、清晰的解释。本文将古代日本分成三个时期,即六、七世纪的飞鸟时代、八世纪的奈良时代和九至十二世纪的平安时代展开论述。第一章考察了神仙思想、阴阳天文学说、医药方术知识、老庄思想等道教要素早期传入古代日本的渠道与方式,并通过分析当时的日本对这些道教要素的认识和接受方式,指出飞鸟时代的日本对道教这一独立的宗教尚无明确的意识和完整的认识,而更可能将各种道教要素当做佛教文化或大陆的先进文化来吸收。其中,特别考察了“天皇”号与道教的关系。第二章第一节论述了奈良时代前期的遣唐使对唐朝道教的认识以及拒绝唐朝道士入日的过程和原因;第二节探析了日本律令朝廷所理解的道教内容——即以咒禁医术为代表的“道术符禁”的来源、特征、与唐朝咒禁术的异同、在当时日本社会的实施情况以及律令朝廷对此的态度和措施等;第三节指出了奈良时代的朝廷文人多把老子之说解读为“独善”玄说和养生消殃之术的时代风气,律令朝廷也没有在《学令》中把《老子》列入大学寮的教科书;第四节则探讨了以《怀风藻》和《万叶集》为代表的奈良文学对老庄和神仙思想的认识和态度。第三章首先着重阐述了平安初期名僧空海的儒释道三教比较论《三教指归》一文所反映的空海的道教观和三教观,指出空海把道教解读为长生不死的“神仙小术”,其对儒道也并非完全排斥,而是欲以佛教统摄儒道。其次考察了春澄善绳、大江匡衡等平安朝廷文人向天争进讲老庄的活动以及对老庄的定位、解释与运用。再次以官吏考试的“神仙策”、天争服用仙药、大江匡房的《本朝神仙传》等为线索,探讨了平安时代神仙思想的特征与走向。最后结语指出,古代日本对于道教这一宗教,无论是律令朝廷所认识并曾官方实施的以咒禁医术为代表的“道术符禁”,还是空海所解读的“神仙术”,都只能归于“术”。而老庄思想在古代日本多被当成一种知识修养,神仙思想对于俗人来说更多是一种观念、情趣,成仙成了神或佛的特权。这些“术”、“知识”、“观念”等在古代日本因一直没有道士和统一的教理教规的统率,无法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信仰,最终为古代日本的其他文化所吸收、改造和利用。
其他文献
人生的目的,即伦理学的主旨:幸福。回味生活,或者反思自己的目标和周围的处境,幸福的感觉就可能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在数不胜数的思想家们对幸福的理论探索中,亚当·斯密的幸福理论并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斯密终其一生致力于人们的幸福,对促进社会的物质繁荣作出了实效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经济学之父”。斯密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具有鲜明特征的著作,不只是我们了解斯密经济学理论的来
学位
本文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入手,试图开启人们对柏亚关于“诗”的重新认识。长久以来,占据理论上风的始终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文艺理论范围内关于“诗学”的诸多差异和纷争。从表面上看,柏拉图对待“诗”的态度的确与亚里士多德迥然不同,“诗”在二者文本中表现出来的显著差异常常阻碍人们对其诗学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深层揭示,探寻二者在诗学矛盾背后的统一目的。文章首先从诗教
学位
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结合在3G技术的大力推广与普及下实现了飞跃性的"联姻",这桩"联姻"催生了一个新的媒介时代--"移动互联"时代,这一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虽然仅仅是解放了"坐在桌前畅游赛博空间"这么一个小小的姿势,虽然仅仅是将互联网和手机相糅合这么一个小小的进步,它带给
学位
非营利组织缘起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在公私物品提供上弥补了政府国家体制和企业市场体制的不足。除了非营利性和民间性外,非营利组织还具有志愿性、公益性等重要特征,表现出强烈的道德色彩和伦理意蕴。在实际的组织活动中,非营利组织在其伦理精神的引导和推动下,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主公平、倡导慈善互助等方面凸显出重要的伦理功能,发挥着独特的道德示范和感召作用。  当然,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危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历史的又一高峰,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宋初经学思想进行研究的理论要求也渐渐凸显出来,即不同于从应对佛道理论挑战的道统论的角度来标宋明理学之“开新”,而是从被视为儒家主体的经学研究出发,去进一步挖掘宋明理学之理论资源。因而据此,本文便选取宋初疑经思潮代表人物刘敞为基本立足点,试图通过对刘敞及其著作的分析,来看刘敞的经学思想及其理论意义。综合来看全文所主要面临的问题
学位
章学诚是我国重要的史学理论家,与刘知几为我国传统史学理论并峙的双峰。其史学思想素来为人重视,然而大陆学界往往将目光集中于他的"六经皆史"说、方志理论、目录学或者文学思想,而少有人注意其思想中的历史哲学因素,倒是海外的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一点,法国汉学家戴密微、美国汉学家倪德卫以及日本学者山口久和等均对这一方面有所阐发。首先明确提出"章学诚历史哲学"这一概念的当属海外华人学者余英时先生,不过余先生当时主
学位
解放军舞蹈,无论从舞者、受众、文化功能、审美风格来看,都是一个特殊的舞蹈现象,它是踏着硝烟和战火艰难诞生的,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成立,在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中成长,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走向正规,与改革开放一道发展完善自己。  解放军舞蹈,最初以艺术形式宣传鼓动革命和进行思想教育,直接服务于政治、服务于军事行动,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军以来的重要文艺武器。时至今日,解放军舞蹈已经有重要发展:解放军
当今的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共识,人们也越来越积极主动地以全球化的思维方式来考量国家、民族以及自身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文化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对自然世界的改造,同时更是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根据和指引。人类通过文化创造和创造文化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着自身,丰富和繁荣文化,而文化则不断地促进着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创造力是民族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民族与一种文化的生命力。
自20世纪初梁启超、胡适等建构中国逻辑史学科以来,“据西释中”式的中西比较研究就一直是中国逻辑史研究的经典范式。该研究范式的一个重大缺陷在于未能揭示中国古代逻辑的特点。近年来,鞠实儿所提出的广义论证观念不仅扩展了“逻辑”一词的含义,而且论证了逻辑的文化相对性原理,这就为从中国文化自身出发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基于广义论证的逻辑观,本文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左传》谏言进行
学位
在应用可能世界语义的各种形式化理论中,在当前状态(可能世界)上,描述当前状态本身性质的公式即是那些不带有模态算子的公式,而带有模态算子的公式则描述当前状态可达的其它状态所具有的性质。从哲学直观出发,无论形式化理论刻画了怎样的现象和规律,当前状态内部的性质都应该对当前状态会通达于怎样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前状态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可达状态的性质。但是,对于这种影响的表达在各种形式化理论中一直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