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生产基地,2009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到252.74万吨,占全国棉花生产总量640万吨的39.5%,在国内外棉花生产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与此同时,新疆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省区之一,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自然条件恶劣,低温、洪水、干旱、大风、沙尘等各种自然灾害给农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也受到了直接影响。所以,对新疆而言,进行科学的棉花生产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而农业保险作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可以起到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的作用,为此我们结合新疆区情,通过对棉花种植业进行保险费率分区从而构建有效的棉花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分析历年来新疆棉花种植业的灾害损失概况出发,借鉴典型发达国家农业保险费率区划的经验,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新疆各棉花产区进行生产风险评估,测度各区域的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参数方法中的核密度法厘定出各个产棉区合理的农业保险费率,认为科学合理的费率能够有效解决农业保险展业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从而提高农户的参保率,使得农业保险发挥真正意义上的保障作用。最后提出了进行新疆棉花种植业保险费率分区对构建完善的棉花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灾害档案和对各区域实行差别化的保险费率等得以实现,并且为政府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