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科技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是科技哲学领域一个重点研究的问题,同时也会常常出现在公众的生活当中。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在极大地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它又给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思想道德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过程或多或少的都与人类既有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冲突。比如,当今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基因工程技术的普遍应用就给社会大众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恐慌。在这种困境下,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当代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分析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双重影响,探讨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相关因素,找出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正确路径。本文基于以上时代背景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从分析科学技术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入手,阐述文章涉及的科学技术、道德的相关概念。同时,指出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又是相互区别、相互冲突的。其次,具体分析了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科学技术对道德既能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又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是道德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同时又引发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关系的冲突,导致道德滑坡问题的产生,并从道德观念形成的相对稳定性、科学活动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科技从业者的责任的缺失、对科技活动的道德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分析了科技发展与道德发展失衡的原因。最后,结合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及对道德的影响,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科学技术与道德和谐发展的路径。比如: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努力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并在次基础上还要不断更新科学技术观、文化观、全球利益观,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科学责任,还需要加强科技立法,完善道德制度保障,使科技进步的同时道德也随之发展,力争最终实现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哺乳动物的胎盘是连接胎儿和母体的重要器官,胎盘上含有丰富的血管,确保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以往的研究表明,哺乳动物leptin能够促进血管生成,但也有关于
骨骼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SCs)最早由Mauro在蛙胫前肌中发现,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跨胚层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鲁西黄牛是世界上著
<正> 苏北的隆冬,寒飕飕,灰朦朦。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大厅内显得特别凝重、肃穆,《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览》正在这里举行。人群里,一位白发苍苍的
讨论了一类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的鲁棒故障检测和分离观测器(RDO)设计问题,设计所有的观测器使得它们的冗余信号对非故障因素具有鲁棒性,并设计每个观测器使其冗余信号对一组特
<正> 1949年底,重庆解放后,人们在戴公祠院内的一座花台下以及原戴笠警卫室的房内挖出了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的杨虎城、宋绮云两家烈士遗体。其中,宋绮云的儿子“小萝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