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油田JUNIN4区块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x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UNIN4区块位于委内瑞拉油田奥里诺科重油带西部,其石油资源储量巨大,为了实现该区块重油的有效勘探开发,需要对其地层进行详细研究。由于JUNIN4区块面积大,井数少,井网分布不规则,对沉积相类型和相展布规律认识不明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区块下一步勘探开发。因此,本文以JUNIN4区块的主力含油层段Merecure组和Oficina组下段为例,针对研究层段内发育辫状河、曲流河、分流河道沉积特征,综合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地震沉积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井震结合,进行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建立。在等时地层格架的约束下,运用地震沉积学关键技术方法进行了辫状河、曲流河、分流河道沉积相展布规律研究并优选出有利相带,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提供地质依据。本文在JUNIN4研究区取得如下成果:本文首先综合分析有关前人在研究区进行地层划分的结果,在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时频分析、频谱分解等技术方法,将研究层段划分为3个砂层组,其中在Merecure组地层内划分出1个砂层组,Oficina组下段地层内划分出2个砂层组,并在地震剖面进行等时地层界面识别与追踪,建立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依据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利用岩心观察描述、测井资料分析、地震剖面特征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目的层段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岩性标志、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确定出研究区Merecure组和Oficina组下段为典型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出辫状河道、心滩、曲流河道、泛滥平原、决口扇、天然堤、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等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岩心、测井资料开展了单井相和连井相分析,结合现代河流-三角洲沉积特征,建立研究区目的层段沉积模式。在沉积模式指导下,利用90°相位转换技术、地层切片、频谱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等地震沉积学技术方法依次对研究区目的层段进行沉积微相的剖面和平面展布特征以及纵向演化特征研究分析,并结合测井资料进行验证,揭示出目的层段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对比目的层段各小层沉积微相发育特征,找出有利含油相带,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参考。
其他文献
L2油藏采用水驱开采,经历40年注水开发已经进入了高含水时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韵律段储量动用程度低,井间剩余油分散,水平井见水后含水上升快,单井含水高,采油速度低。因此,通过水侵规律和水平井调整技术政策研究,为后期水平井调整提供依据,对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油藏工程理论方法从含水率变化规律、产量递减情况、能量状况评价、注采井网适用性以及采收率预测等方面对油藏开发指标计算与评价。
水平井、大斜度井等非常规油气井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加大开发推进力度对保障我国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随钻方位测井是提高水平井储层开采率、实现非常规储层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随钻方位伽马测井是评价储层界面、优化仪器钻进方案和提供地质导向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仪器刻度、环境因素干扰等技术问题,随钻方位伽马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本文针对在实际应用中随钻方位伽马测井在不同产状地层中的响应
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盆地内的油气藏类型多以地层-岩性气藏为主,且油气藏常具有低孔、低渗等特点。本论文的研究区域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的中部。临兴地区是主要产油及产气区块,二叠系太原组地层是主要产层之一,明确研究区太原组地层的沉积相类型、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和有利砂体分布规律,对该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石油地质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指导,利用野外露
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位于盆地的腹部,多口探井在侏罗系地层中见油气显示,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但受多物源供给且相互交互的影响,砂体沉积类型复杂,有利砂体成因机制多样,油气勘探难度较大。本论文以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岩心、薄片、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与方法,开展了精细的层序地层分析,并结合重矿物、流体包裹体等数据,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对该区的物源体系、沉积体系和有利
本文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利用基础地质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结合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分析、离子浓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渤中凹陷CFD6-4油田东营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储集空间及物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沉积条件和成岩作用对于研究区储层物性的影响,明确了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岩石学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东营组储层的粒度主要为细-中砂,砂岩成分成
近年来随着渤海湾盆地油气田勘探的不断深化,在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生界火山岩中发现了工业油流,测试显示该层位勘探潜力巨大,有望成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接替区。济阳坳陷已有的火山岩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新生界火山岩,而对中生界火山岩的研究还未系统展开。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岩心资料、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技术、碳氧同位素测试和流体包裹体技术等手段,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分析不同裂缝发育次序和脉体充填时间。
马朗凹陷位于新疆三塘湖盆地中南部,研究区在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有多口井在侏罗系西山窑组发现了低产油流,显示了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开展马朗凹陷区块西山窑组沉积体系及储层特征研究对下一步得油气勘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传统的地层划分方法,对西山窑组的地层进行了精细划分,通过选取研究区6个标志层,将马朗凹陷西山窑组西一段(J
胜坨地区坨28断块沙二段8砂层组经过长期的开发,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原有的小层划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开发的需要,需要进行韵律层的划分。因此论文在沉积学理论、石油地质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岩心、测井、录井资料,根据等时和由粗到细的地层对比原则,运用岩性、沉积旋回、等高程、相变等对比手段,对研究区8砂层组进行韵律层划分。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研究韵律层的沉积微相以及韵律砂体和夹层
东沟组一直以来被认为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分布范围很广且厚度很大。然而,越来越多的古生物资料、野外露头资料、钻井资料表明,东沟组在安集海河背斜的位置上是尖灭的,在霍尔果斯背斜上厚度很薄。目前关于盆地南缘东沟组地层分布及其沉积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套层系的油气勘探。以野外出露的地层剖面为基础,通过剖面实测和样品分析,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盆地南缘上白垩统东沟组的地层分布及其沉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