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电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高能量放电现象,雷电流产生的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损失。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雷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逐渐上升。设计出有效的防雷系统,不仅需要确定影响雷电放电过程的一切参数,还要研究出在各种雷电参数下的雷电流模型,是雷电防护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到目前为止,很多研究者都在研究着雷电放电的模型。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雷电放电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雷电流放电与土壤电阻率、回击速度、通道半径、波头波尾时间、通道高度有关。本文分析了云南省有代表性的6个高频率雷发地:昭通、丽江、楚雄、德宏、文山、西双版纳各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特点以及环境特点等因素。研究表明雷电放电不仅跟前人研究出以上参数有关,还与电荷量、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地表粗糙度)、纬度、经度等环境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参数雷电流模型,并与以前的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后,得出了该模型的可行性。雷电在放电同时,伴随着强烈的电磁脉冲。本文以环境参数雷电流为基电流,用偶极子法推导了雷电流产生的空间辐射电磁场,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雷电电磁场空间分布做出分析研究,最后用MATLAB仿真软件对以上两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并与前人研究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以上研究分析,验证了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研究表明雷电放电不仅跟前人研究的回击速度、通道半径等有关,还跟雷击发生地的环境参数有关。该模型的提出为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