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腱索结合成形环治疗二尖瓣反流远期疗效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工腱索结合瓣环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反流(MR)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9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153例MR患者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线(e-PTFE)为人工腱索联合成形环行二尖瓣成形术(MVP)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8例(57.5%),女65例(42.5%),年龄19~85(55.25±13.98)岁,BMI(22.78±3.32),心胸比0.40~0.77(0.60±0.08)。统计分析手术成功率、早期死亡率、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周复查心脏彩超,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左心室舒张期末期容积(LVEDD)及二尖瓣反流量,与术前进行比较。对成功修复且存活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分析远期死亡率、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生存率及无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手术成功率96.7%(148例成功,5例改行MVR),早期死亡率2.6%(4例)。外科干预房颤后,窦性心律恢复率为70.8%(经外科射频消融干预24例,17例恢复窦性心律)。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1.4%(48例)。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未发现复发性MR(中度及以上反流),术后左心房内径(LAD)较术前显著缩小[(3.78±0.72)cm,(4.66±0.87)cm,P﹤0.05],术后左心室内径(LVD)较术前明显缩小[((4.61±0.65)cm,5.56±0.72)cm,P﹤0.05],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期容积(LVEDD)亦显著缩小[((84.14±30.25)ml,119.22±49.40)ml,P﹤0.05],术后二尖瓣反流量较术前显著减少[((0.89±0.49),3.72±0.45),P﹤0.05]。对144例成功修复且存活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0.2~10年,平均(3.07±2.05)年,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141例,随访率97.9%。远期死亡率2.8%(4例),5年生存率为96.8%,10年时83.0%。在明确存活的137例患者中NYHA主要为I级103例(75.2%),其次依次为II级26例(19.0%),III级7例(5.1%),IV级仅占1例(0.7%)。随访期间无再次手术,复发性MR发生率为6.6%(9例),5年和10年免于再次手术或无复发性MR发生率为85.7%和80.6%,5年和10年无并发症发生率为98.2%和74.9%。随访期间无大出血及血栓栓塞等抗凝相关并发症,未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狭窄和三尖瓣关闭不全。结论应用e-PTFE人工腱索结合成形环治疗MR疗效确切,手术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远期生存率,瓣膜相关并发症和再次手术少,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及RT-PCR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细胞株Nalm6和人正常B淋巴细胞株(BCELL)细胞中TAOK1甲基化及Micro RNA-155-5P(MiR-155-5p)表达水平。同时探讨慢病毒敲低Nalm6细胞中MiR-155-5p及阿扎胞苷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及对TAOK1基因和蛋白的影响。并对Mi
【背景】肢端肥大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原因大多与分泌生长激素的垂体腺瘤相关。对于术后腺瘤残留者、肿瘤复发者,或者不适合于手术的患者,可考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FSRT)这两种放射治疗方式在垂体瘤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目的】我们进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对于DR的早期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方法。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是视网膜的常驻免疫细胞,可以通过释放神经保护因子和抗炎因子参与免疫防御。视网膜微环境的细微变化即可引起小胶质细胞激活,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以通过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视网膜损伤。近年来,随着对DR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验证OSAHS患儿体内存在系统性炎症反应,探求儿童OSAHS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以早期诊断疾病及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06月至2020年02月就诊的83名OSAHS患儿作为实验组(OSAHS组),同期无打鼾症状的83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性别、BMI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目的(1)分析A型主动脉基层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征象,研究多排螺旋CTA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诊断价值(2)评估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主动脉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3)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适宜的外科手术方案。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经手术治疗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8例(病例组),高血压无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对照组)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图像数据进行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疾病的诊断、队列建立以及治疗三个方面对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IIDDs)进行相关研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自身抗体(AQP4-immunoglobulin G,AQP4-Ig G)、髓鞘少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讨论甲状腺细针穿刺、BRAF基因检测及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就诊的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88例(男41例,女147例,平均43.27岁),累计209个甲状腺结节。术前结节均行术前细针穿刺检查、Bethesda分类、BRAF v600e基因检测,超声检查进行TI-RADS分类,以术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多发早期胃癌(multiple early gastric cancer,MEGC)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01-2019.06期间因MEGC住院
目的临床研究表明食物不耐受(FI)与孤独谱系障碍(ASD)、智力发育障碍(IDD)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存在相关性,并有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CNS)肥大细胞(MC)作为脑内超过50%的组胺及20%~40%的5-羟色胺(5-HT)的来源以及脑中唯一可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暂时储存在胞质内的细胞,当被激活发生脱颗粒时,其释放的组胺、5-HT、类胰蛋白酶、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肾移植术前后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分析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与左心室结构、功能的相关性是否受肾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肾内科、泌尿外科住院期间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70例,其中CKD 1~5期非透析患者150例分为3组,20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分为术前组及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