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态视点下的东北农村地区手机使用研究——以辽宁省铁岭市安乐村为个案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相对于城市而言,由于经济状况、思想观念、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仍处在较封闭的状态中,媒介信息中出现了对农传播发展失衡的状况,这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农村传媒所处的一个大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东北地区农村的信息传播状况开始逐步得到了改善。  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以其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简单实用,互动性强等特点,迅速征服了农村地区的农民受众,在农村媒介生态系统中站稳脚跟。手机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以往农民受众处于媒介信息接收的被动状态,加强了农民受众媒介信息使用的主动性,促进了整个农村地区媒介生态系统的动态发展。  本文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东北地区农村媒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环境,结合笔者对辽宁省铁岭市安乐村传播媒介的使用现状及生存状态和手机媒介使用相关情况的调研,总结概括了当前农民受众媒介信息接触的状况,分析了手机媒介作为新的媒介物种进入后,对整个农村媒介生态的重塑作用。本文结尾从政府、媒体和受众三个角度,分析制约农村媒介信息传播的条件因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自1985年诞生以来,历经30多年的风雨历程,业已成为活跃于荧屏上的特殊电视剧类型。近年来,尽管商业化影响着电视剧产业的发展,但是作为擎举主流文化宣
国家形象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力量的象征,也是主权国家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国家形象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所以国家形象已被视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
期刊
长时期的新闻实践证明,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读者对它们的报道内容与质量的深刻认同,而其中越来越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就是深度报道的成功运作,《中国青年报》的深度报道以其独特新颖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