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蛇龙珠是19世纪末由张裕公司从欧洲引进的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其酿酒性状优异,与赤霞珠、品丽珠并称“三珠”姊妹,是我国主要的酿酒葡萄品种。但是长期以来蛇龙珠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在长期栽培实践中发现,生产上种植的蛇龙珠有多个类型,其中徒长类型结果性能较差,而且蛇龙珠带毒率很高,尤其是卷叶病毒病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本课题在前人筛选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田间观察及实验,从6个不同来源的蛇龙珠群体中获得了7株无病毒且果实性状好的蛇龙珠优系;并运用SSR分子标记,以不同来源蛇龙珠株系及赤霞珠、品丽珠、卡美耐、大解百纳等品种为材料,进一步研究了蛇龙珠的亲缘关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连续田间观察及两年病毒检测确定了12个无病毒单株(CG1-2,CG2-5、CG2-8,CG3-1、CG3-2及CG3-10,CG4-2、CG4-5,CG5-6,CG6-1、CG6-2及CG6-6)。通过研究各株系的酿酒性状,从中筛选出7个优良的蛇龙珠无病毒单株:CG1-2,CG2-5、CG2-8,CG5-6,CG6-1、CG6-2及CG6-6。2.对蛇龙珠不同群体所选株系进行果实品质及葡萄酒理化指标测定得知,CG1和CG2果粒小,产量低,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高(0.48mg/ml、0.55mg/ml),颜色较深(色度分别为4.7、5.2);CG5和CG6果粒大,丰产,果实含糖量高(>190g/L);CG3整体表现一般;CG4果粒小,产量低,但葡萄酒颜色浅,酚类物质含量低,表现较差。3.对蛇龙珠不同群体进行葡萄酒感官品评初步得出:CG1和CG2所酿葡萄酒具有宝石红色,带有明显果香,酒体醇厚,具有良好的蛇龙珠品种典型性,是两个较好的株系;CG4和CG6酿酒性状较差,CG4颜色浅,酒体单薄,而CG6虽然颜色深但是酸味过重,平衡感差,缺乏典型性;CG3和CG5酒质中庸,具有品种典型性。4.运用气质联用测定蛇龙珠不同群体香气物质表明:CG1香气物质种类最多(76种),CG3香气物质种数最少(60种),CG5香气物质含量最大(174.49mg/L)。其中,CG1和CG2含萜烯类物质种数最多(均为19种),含量也最大(分别为13.28mg/L、12.2mg/L),CG5和CG6醇类和酯类含量都较高(98.87mg/L、91.06mg/L),CG3除了酯类含量较高外(94.2mg/L),其他香气物质含量都较低;CG4香气物质种类多但各类物质含量均很低。5.本研究选用了32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以7个不同来源的蛇龙珠株系、品丽珠、赤霞珠、卡美耐、大解百纳等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蛇龙珠与其他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各株系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蛇龙珠与法国古老的品种卡美耐(Carmenere)的相似度达98.29%-100%,由此认为,蛇龙珠就是卡美耐。研究还表明蛇龙珠的亲本也是品丽珠和大解百纳(Gros Cabernet),蛇龙珠与品丽珠的相似度为65%,高于其他解百纳系列的品种,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把蛇龙珠误认为是品丽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