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霆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向来被称为词的“中衰”时期。目前学术界评价的一个基准是,明初和明末尚称可观,明中期的词则进入“中衰”曲线的最低点。本文的出发点在于通过解析明代中期重要词人陈霆的创作成就和词学思想,证明这种通行的观点过于粗糙,有失公允。欲关注其词学成就,必要厘清他于诗文方面的思想和创作,因为词向来被视为诗余。比较陈霆于诗、词两方面的理论阐发和不均衡的创作成就,不仅可见其个人的偏好,又可见其诗学观对词学观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史学思想在他的文学世界里多有折射,如他写隐逸之志的词尤多,论诗尚诗法与史笔兼重等。他的博学和浓厚的史家意识使得其论词尤重思想性和道德意识,主张把人品与词品密切联系起来,互为佐证,并进而主张以词存史,因此有必要对其史学思想、哲学思想也作一番考察。另外,缘声名不著之故,关于他的生平几乎没有什么研究成果,本文在掌握材料基础上,考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重要的文学活动,以期收填补空白之效。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绪论对本论题的研究动因、学术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做出说明。 第一章是陈霆的生平及文学背景。于生平列出他的家世概况和人生经历。文学背景则从大的方面勾勒当时的诗坛趋势和词坛风气;从小的方面,梳理他论园林之美、文字之美和人格之美的话语,见出他尚“雅”的审美情趣。 第二章是陈霆文学思想的学术背景,讨论他的哲学思想和史学思想。哲学思想分论其正气论和道退观。史学思想分论其治史偏好、治史理念、治史原则和治史特色,从几个方面来探索他的史家意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式。 第三章是陈霆的文学思想,以词论为主,分词论的内容、特色和失误三小节来谈。《渚山堂词话》于纪事考证的价值多被肯定,于词学理论则少有阐发。本文于这两方面皆有着力,关于前者,指出词话于考证、引用和“点金成铁”之失误;针对后者,详论其论词之本体论和创作论,从论词本体的外在表现(风格论)和词本体的内在根源两方面探索他对词的文学特质的认识。从论用典、用字遣词和个人风格的形成三方面具体探讨他的创作论,并且注重对其尊体之努力和对一些词家的开创性评价作出考评。另陈霆诗论内容较少,亦附后。 第四章是陈霆的诗文。关于诗的主题,分咏物、题画、人物、悼亡和厌弃仕宦五类,于分类尽可能全面,于论述则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挑选咏物诗中论咏竹梅菊诗和咏瓜菜虫鱼两类;人物诗挑选叙事性较强的组诗和写意性较强的歌行体两类;题画诗分再现画境和推衍画意两类。论诗的艺术成就,从创作体式、物象运用、创作手法和诗歌风格四点着手,以探讨明代复古诗风日炽的背景下,陈霆的诗歌取径较宽,抒情性强的特点。 第五章论陈霆的词。于主题方面亦采取全面分类、重点分析的方法,分为隐逸、闺情、节序、咏物、题画、酬和六类,以隐逸词、闺情词、节序词为论述的重点。于艺术特色,则从艺术风格和修辞技巧两处着眼,辨析他于苏轼、辛弃疾、姜夔之词风的继承关系,并结合其词论,论他运用对偶排比、用典使事、化用成句等修辞技巧的娴熟和多变。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新的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倒逼教学改革。为达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法语专业知识以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在法语语法教学中
本研究聚焦数字化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借助优质的在线写作自动批改平台——句酷批改网,探索将自动作文评价系统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模式,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
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直接影响着城市面貌及居民生活质量,这也是国家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水污染治理是我国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处身于近现代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使得鲁迅的思想未曾须臾离开如何变革现状也就是使中国现代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上有昏庸的统治者,下有愚弱的民众,还有知识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具WHO估计,1998年糖尿病在全球的发病率为4%,即:全球有一亿四千万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将有三亿,增加的患者主
当今社会几乎各个行业都与银行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银行业务迅猛发展,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在时间,空间,效率上对银行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功能的完善性,同时要求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