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第二个十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追求教育公平和我国义务教育深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利保障。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改革的举措,符合教育发展趋势,适应了社会的变化和需要,并将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同时,我国目前中小学的生源不断减少及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客观上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性。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其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其对班级规模的要求比其他学科更为严格。在小班教学中,学生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操练频率和效率的提高为学生提高英语实践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提供了可能性。然而,目前我国的小班化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小班化教学处于探索阶段,很多只是形式上缩小班级规模,减少学生人数。教师本身并没有很多可直接借鉴和操作的方法。许多教师还是在沿用大班教学的方法。如果小班化的形式不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并不能真正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只会白白增加教育成本。那么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究竟效果如何?是否像人们设想的那样有大班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对小班教学的投入是否有相应的产出?本文将以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的英语小班化教学为案例,对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目前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现状如何?小班化教学优势是否明显?是否取得人们预期的效果?在英语小班化课堂中教师是否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采取了分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等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在英语小班化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否得到体现?本文作者通过对小班学生问卷调查,对小班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和课堂观察得出结论:目前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现状不是很令人满意,小班优势不十分明显,英语小班课堂中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分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等高效教学模式;英语小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一定体现,但体现得还不够。尽管老师们已经在由课堂的主宰者、控制者向引导者、帮助者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由于传统教育观等原因,仍然在两者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