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西仓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河西仓储系统已经趋于完备,除官仓、常平仓、义仓外,河西地区还有大量的社仓,且仓法体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可以说清代是河西仓储制度的完善时期。本人将河西诸色仓依照其性质分为官仓(包括常平仓)和民仓,并对其发展状况、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社会保障职能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具体结构如下:绪论,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学术史回顾、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清代河西走廊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第一章,首先对清代河西官仓的发展状况进行论述,可知清代河西官仓经历了由恢复与重建、到迅速发展至繁荣、再到后期的腐败亏空和战争的毁灭、最后出现短暂复兴等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其次,从数量和规模两个方面分别对官仓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总结出官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一、分布广泛;二、分布不平衡。然后,从政治、经济、地理位置、人口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清代河西民仓,民仓包括社仓和义仓,所以分别对二者的兴起、发展、衰败以及清末的短暂复兴等发展过程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社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一、从数量上来看,社仓设置比较普遍;二、分布比较严整;三、分布在河谷平原地带及交通要道地区。义仓在清末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间仓储,义仓也得以行社仓之制,这使得义仓的区域分布更加均衡化,作用发挥得以更大化。第三章,论述仓谷的来源及仓储的职能发挥与社会保障。清代河西官仓的储备主要依靠捐纳、采买、征收三种途径。清代河西民仓的储备有些许不同:社仓是动用耗羡银建立,故起步较快,随后则主要依靠劝民捐输;义仓兴起较晚,也主要依靠劝民捐输。同时,清代河西诸色仓的职能有着鲜明的时段特征以及地域特征。官仓在平准籴粜、灾荒救济的同时,还为当地驻军提供大量军需。民仓力量在平时贷给农民籽种,扶持农业生产;灾荒饥歉之时,发挥其社会保障的功能,赈济饥民,安定民心,对维护地方社会统治秩序,帮助恢复生产作用很大。除此之外,民仓还可以在战时提供军饷,平时为学校提供经费。第四章,以嘉庆十五年那彦成赈济甘肃大旱为例,分析河西仓储的救荒能力,得知清代河西仓储在其繁盛时期救荒能力相当可观,在其它时期则要主要依靠国家统筹与周边调剂,赈济能力相对较弱。仓储救荒能力的不足,刺激河西士绅积极参与救荒救灾活动,对河西灾年一方百姓的存活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地处西北,农业环境差;二、军队消耗过大;三、灾害频发,远远超过了河西仓储的承受能力;四、晚清仓储制度的衰败。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正面临着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结构阶层化、价值认同多元化、社会冲突趋向频繁化等社会转型
道家哲学自老子而始,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构建了一个以“道”为根本的哲学体系。而后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完善了老子的哲学体系,形成了道家独树一帜的风格。目前,学界多对
J波综合征是心电图上有J波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含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超急期等。2010年专家学者依据J波综合征
李伯元是晚清社会转型期的一位封建文人,其编辑家兼小说家的双重社会身份,使得李伯元对当时社会现实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而其创作的官场小说有着独特的魅力。本文旨在前人研
背景与目的聚磷酸(polyphosphate,polyP)是正磷酸单体通过高能磷酸键连接而成的线性聚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细胞中。人血小板致密颗粒和病原微生物中也富含polyP。PolyP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就确定了
新版的历史教材中,添加了许多丰富的内容,主要是以阅读材料的形式来展现,包括引用文献资料、活动探究、知识拓展等不同的内容。这些阅读卡内容广泛且具有社会性,教师应该充分
目的: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检验科质量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9月,随机选择125份标本设为观察组,实施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随机选择125份未实施
劳动教养制度长期以来在我国一直是一项颇受争议的制度,其存在饱受学者们的争议与诟病。劳动教养制度,发轫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完善成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一个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制约区域健康发展的因素,亟需核算和分析。其中,通过编制温室气体清单这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可以清晰和系统的了解各地温室气体排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