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正硅酸四乙酯水解制备单分散性二氧化硅微球,对比了不同溶剂和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在制备微球过程中对粒径大小的影响,添加10-1M的表面活性剂利于微球快速生成并且单分散性较好。通过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可制备不同粒径的单分散微球。分别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变化(FT-IR),X射线衍射(XRD)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微球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高温自生压力法从有机醇盐直接制得C/TiO2和C/SiO2复合结构。所得C/TiO2呈现中空结构,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和改变用量,所得复合结构形貌会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的变化。随着量的增多,逐步由不尽规则的球体变为圆球形、梭形和硬化结块等。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其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其晶体类型,氮气吸附脱附曲线进行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利用能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手段测试是否存在掺杂效应,所得粉末为锐钛矿型。采用高温自生压力法从天然物制得多孔碳材料,并通过有机醇盐TEOS或TBOT浸渍来进行掺杂改性,制备碳及其复合材料。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形貌、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分析其比表面积和孔径,所得碳材料比表面积为4m2/g到405m2/g。利用孔径为一定孔径的碳材料,原位掺杂TBOT可得锐钛狂和碳的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