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屠隆是活跃于明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文人,又是明末复古派末五子之一。他处于中晚明文学流派递变的过渡时期,是典型的过渡型文人。他在与复古派文人社集酬唱的同时,又与公安派作家有密切的往来,其散文观、散文创作无不受到当时复古与公安两派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对屠隆生平、结社和著述等基本问题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分析其散文理论、散文创作,最后通过对其散文流派归属问题的探讨,还原其在中晚明文坛的影响和地位。本文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绪论部分通过对现有论著和有关屠隆散文研究论文的整理归纳,介绍了屠隆散文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考察屠隆的生平、结社与著述。屠隆生于明代浙江甬上名门望族,只是屠隆这一支是屠氏家族中较为没落的一支,家道中落、少年游学、仕宦两都、高迁罢归、耽于佛道都是其人生的真实写照。屠隆结社以与吴中文人、复古派文人为主,结社是其创作散文的重要契机之一。著述一节从其文集的流传情况作概述,从宏观上把握屠隆的创作情况。进而对其散文进行细节性地梳理,包括对其散文总量、文类的归纳,把屠隆的散文创作放在明代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之下。本章的考察,是深入研究屠隆散文观念、散文创作的基础性章节。第二章,探讨屠隆的散文理论。梳理屠隆在复古与公安两派影响下的散文观,复古背景下的散文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兼收并采与各极其至的散文取向观;取材于经史,镕意于心神的散文创作观;抑韩论;宗尚司马迁。性灵文学思潮背景下的性灵、性情、求真的散文观。最后是对其“文能得士”观点的考述。第三章,考察屠隆的散文创作,主要是对其散文中的序文、书牍文、传志文、记类文、笺纸铭与像赞、清言小品文等进行一一探究,其散文兼具实用性与文学性,写作手法灵活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第四章,辨析屠隆的散文流派归属问题,通过对以屠隆为代表的过渡性文人群体流派状貌的整理,以期能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貌、心态轨迹。再从史书、别集看时人如何定位屠隆。最后具体从其散文观、文风两方面入手,得出屠隆散文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既有对两派散文理论、文风、文法的继承,也有修正与创新。最后的结论是:屠隆是跨复古与公安两派的重要的过渡性文人。结语部分对屠隆散文在中晚明文坛的地位与影响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