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PSIS法的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以安徽省17个地市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y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我国旅游业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区域旅游的发展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通过时代背景和实践背景的剖析,表明探索区域旅游发展机理的必要性。文章从动力机制的视角研究了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运行状况,以期丰富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为区域旅游发展实践提供指导。文章通过对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分析,结合相关典型案例,构建了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七大动力因子体系,选择了47个指标,以多目标综合评价TOPSIS法,并依托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例,研究了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态势和理想程度,对各动力因子的活跃程度和各地市的旅游动力机制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和17个地市的现实旅游效益进行对比,表明了区域单元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想程度与区域单元旅游业发展的效益是相匹配的,区域单元动力因子的活跃程度与区域单元的动力因子实际状况是相匹配的。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旅游发展是一个各动力因子系统作用的结果,旅游资源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第二,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运行态势TOPSIS法的Ci值排名与实际的各地市旅游收入排名基本一致;第三,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和社会文化对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效用最为活跃;第四,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动力因子能急剧改变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态势。同时根据各地市旅游的发展理想程度,把17个地市划分为四大方阵,基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视角,对安徽省以及四大方阵提出了相关旅游发展建议和对策。文章共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研究创新等;   第二部分: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评判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构建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体系,包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指标选择、体系构建;   第四部分:实证研究,以安徽省17个地市为例进行了定量化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第五部分:基于动力机制视角对安徽省和四大方阵旅游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和展望。
其他文献
银行间企业债券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银行间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较快,但仍存在融资规模偏小、发行主体结构单一、整体流动性较低、投资和流通市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采购虽然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人出于发展阶段.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校政府采购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合格、预算编制不严谨、采购周期较长、采购价格与高校期望
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之一,劳动关系的和谐与否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随着“用工荒”、“就业难”等相关现象出现,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课程。它承担着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青年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目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采用的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脱节、重复,层次性不强等问题,而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能解决这些问题
一直以来,协同效应都是经管领域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对并购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并购事件的发生都是基于并购双方对协同效应的良好预期。但是在实务中较高的并购失败率又对
成本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完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之下,建筑施工行业也面临同样严峻的挑战。施工企业具有自身的经营特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