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以郑蒲港新区姥长村为例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而在“十二五”规划中,围绕“三农”提出了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动国家政务网络建设,提高政府的办事能力和管理水平,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这也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国家将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以来,我国农村尤其是村镇社区公共服务及其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对村镇经济的发展和村镇社区发展、民生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徽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村镇社区信息化建设更是不容忽视,安徽省皖江示范区自2009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示范区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已成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共同发展趋势。皖江示范区作为新兴产业聚集区,在村镇社区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急迫解决的问题,如产业园区与居住区相互交织,村镇社区功能与产业园区功能配合性差,村镇社区规划滞后,土地资源利用不高,基础设施不配套,村镇社区管理与基本公共服务不健全,社区信息科技支撑能力弱等问题,村镇社区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产业集聚的水平。村镇社区建设滞后已经成为皖江示范区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迫切需要结合信息化支撑技术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及管理整合,完善村镇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村镇社区的宜居性。  在快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村镇社区的人口结构、产业形态、土地存在状态都在发生重要变化的背景下,村镇公共服务及信息化建设也要不断的完善。本文选择安徽省皖江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姥长村村镇社区为对象,在参考大量文献和实例的基础上,以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为切入点,通过对姥长中心村和下辖自然村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首先,从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和设施、社区服务中心办事体系及居民参与度、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三个角度,概括分析了姥长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社区服务机构效能底下,居民参与度薄弱,公共服务供给较少,信息化普及率有待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与社区融合程度低等问题;其次,从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满意度、信息资源的需求以及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村镇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需求,总结出居民对教育机构、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文化站等娱乐设备、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满意度最低,迫切需要加强对这几项公共设施的建设,而对各项信息资源的建设需求广泛,参差不齐,这要求我们对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上要广泛投入各项信息资源,满足居民的各项需求;再次,根据现状、问题并结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研究设计出村镇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运行的方案。希望通过对姥长村镇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的研究能对安徽省村镇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某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合
目的 探究分析临床收治的咽喉部异物感为主诉鼻后滴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情况.方法 本研究在患者及家属处于完全知情状态下并签署相关协议后自愿参与,随后将近1年的时间内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经济形式的多样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金融行业状况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融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
目的 探究对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80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作为一般对象,按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