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步入文坛的方方已经创作了五十五部中短篇小说,四部长篇小说,出版小说及散文集四十三部(此统计仅限于论文成稿之前)。方方因《风景》而成名,这篇小说展示了“河南棚子”中“七哥”一家的困窘生活,表现了方方对底层人民的人性关怀。但是,从深层意义上说,方方的写作是一种自我体验与自我表达,她的所有创作都带上了自己的痕迹,与她的身份有密切关联。在她的小说世界中,女性和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方方笔下的知识分子呈现出明显的家族谱系:祖父辈,父辈,我辈。方方笔下的女性千姿百态,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坚强的生存,于绝望中反叛。作为知识分子女性,方方兼有知识分子和女性双重身份并有深刻的体验和理性的思考。方方的思考是充满了对知识分子和女性身份在当代处境的焦虑。本文主要研究方方女性、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用文本细读与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透析方方小说中人物身份的焦虑及作家对焦虑的话语表达。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四章和结语六大部分。引言简单概括研究方方的意义,梳理文学评论界对方方的研究现状,陈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引出焦虑这一概念。第一章研究女性和知识分子身份的历史,界定本文所用的身份、知识分子等概念。第二章研究方方小说中女性身份的焦虑表达,通过对方方的代表性作品《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奔跑的火光》、《树树皆秋色》、《暗示》、《出门寻死》等文本中的女性境遇研究,揭示现代处境中女性的生存焦虑、生育焦虑、贞操焦虑、归属焦虑和价值选择焦虑。第三章研究方方《乌泥湖年谱》、《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金中》及“三白”系列等重要作品中知识分子的身份焦虑,凸显知识分子在现代生存处境中求生存发展的困惑、焦灼等。第四章探讨方方焦虑话语的类型:抑郁型、挫败型和幻灭型,分析其普遍的现代意义。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揭示方方将女性与知识分子身份的焦虑话语化的写作意义,概括方方焦虑话语的表达对方方写作的文学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