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轨道交通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解决交通拥挤现象和引导空间发展的重要方式。随着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大线网”时代,轨道交通正深刻影响着广州的城市空间格局。一直以来,老城区的地铁站点建设多以服务为导向,并未充分考虑站点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协调。老城站区客流量较大,尤其在一些枢纽型站点经常出现拥挤现象;同时,老城区的历史跨度很长,站点周边存在较多更新缓慢的区域,步行不友好的空间大量存在。本文从实证研究视角出发,以选取的6个典型站点(涵盖3个类型)为对象对站区周边区域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从步行友好角度探讨站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本次研究所获取的数据和结论,能够及时反馈有效的老城站区步行环境信息,为广州市轨道交通站区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规范的参考和建议。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绪论、第二章和第三章。对站区步行环境相关研究分析和梳理,对轨道交通相关理论和步行友好相关理论的研究,从站区人群的心理需求、站区空间要素、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等三方面构建起本文的研究框架。另外,文章还对广州老城轨道交通现状、站区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下文的实证研究和策略提出做出准备和铺垫。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对老城站区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6个站点作为研究对象,并确定站点周边研究范围。从空间形态和空间品质两方面对站区步行空间进行研究,站区空间形态方面从站点周边街道路网和站前广场功能流线进行分析;站区空间品质方面从步行满意度出发,通过设计、发放和回收问卷,获取行人对站区步行环境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步行环境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针对老城站区公共空间步行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后面站区步行环境优化策略的提出提供有力支撑。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包括第六章。根据上述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基于步行友好和保护老城并重的价值观,从街道路网、站前广场和空间品质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优化策略,分别为建立高可达性的街道路网,构建高效换乘的站前广场和塑造高品质的步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