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能否适应大学生的综合发展这一问题开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概念由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是一种趋势,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更是明确地指出了高校辅导员应当攻读学位和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和专家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成为新时期辅导员适应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趋势。 本研究主要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首先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背景及现实基础;然后以H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该大学的辅导员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展开调查。综合对该大学辅导员职业化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该大学辅导员职业化过程中存在的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职业培训不规范,专业背景复杂、缺乏辅导员专业知识,职业认同感不强,研究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辅导员自身职业化意识不强、社会的偏见、辅导员学科的理论和科研支撑不够等。根据H大学辅导员职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应对策略为提高对辅导员职业的重视、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完善辅导员职业化机制、加强辅导员学科的理论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