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3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当前,实践环节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但高校实践育人的机制建设和运行还有待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深入探究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结构特点和运行规律,优化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实现路径,加强机制各组成部分的协同配合,努力提升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实践的发展又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动力。实践活动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且改造实践主体的思维,优化实践主体的认知。一个人的知识来源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虽然多数知识来源于间接经验,但要将间接经验转化为个人的认知则又需要通过实践的体验。党的教育方针和人的成长规律表明,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个人要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已、锻炼能力、完善自我。大学生通过教学实习、科研实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军事训练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检验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把握实践的规律与趋势,开展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真正将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知识要求、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素质要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全面发展。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基本理论。该部分系统梳理了我国实践育人思想的历史演进脉络,阐释了高校实践育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高校实践育人从本质上就是引导青年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实践育人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各要素的结构关系与运行方式,是高校实践育人理念的反映和对各要素功能的理解,旨在保障高校实践育人有序有效。要遵循主体性、引领性、合力性和系统性的原则科学构建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同时要警惕实践主体工具化倾向。第二部分,高校实践育人动力、运行、评价三大机制的构建。其中,动力机制是根本和核心,运行机制是主体和保障,评价机制是促进和完善,三大机制既各成系统又相互促进。高校实践育人是一个内外互动的体系,动力机制解决实践主体动力源及作用发挥的问题。实践主体的动力源主要由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部分构成。内生动力主要指实践主体的主观要求,主要体现在实践主体的不完善性、成长需要和个性发展需要,主要探究实践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发挥;而外生动力主要指实践主体的外部客观条件和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高校育人机制的创新发展、人才供给结构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担当。高校实践育人要遵循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辩证统一、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尊重人的需要的原则,旨在机制作用下努力将内外动力合二为一,将实践育人动力转化为实践主体的受教激情,转化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动能。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机制中的主体部分,是关乎高校实践育人效率、质量与发展的关键,决定着实践育人内容体系及其相互关系。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要在统筹协调实践主体、客体、内容、环境四个要素相互关系的前提下,围绕人才培养这个序参量,建立理念引领、顶层设计、组织实施、评价反馈和改进完善等五个环节组成的闭环式完整运行体系。在实践主体层面,需要建立一个从“价值判断”到“事实判断”再到“价值判断”的螺旋式不断提升过程,并根据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维度,将实践主体运行模型分为不满足型、满足型、低效型和高效型四种类型,将遵循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原理推动不满足型和低效型向高效型发展;在组织主体层面,高校实践育人运行应以实践育人理念为引领,始终围绕人才培养,形成“高校主导、多方参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运作、创新共赢”的基本运行模式。同时,要遵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系统性和发展性、时效性和准确性等五个基本原则,从评价过程、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等五个维度构建高校实践育人评价机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量化指标体系,形成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闭环效应,以此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三部分,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实证分析。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不同类型,分别选取三所高校,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例,坚持问题导向,对高校实践育人机制运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揭示高校实践育人机制构建运行不平衡、内外动力作用不均衡、内外整合协同不理想、考核评价反馈不健全等现实短板,归因于理论研究和指导力量不足、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和组织实施监管不到位等。第四部分,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创新发展。未来社会的发展将给高校实践育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实践育人质量的提升,积极探索构建多学科视角的研究模式,把积极教育原理引入动力机制,建立柔性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和立体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总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要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从跨学科视角推进实践育人理论的研究,构建实践育人的研究范式;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时代特征,密切关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规律性、前沿性问题,不断推动实践育人机制的创新发展,切实提升高校实践育人的科学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其他文献
报道了西北主要城市生活用水中氡的浓度水平、分析了生活用水对室内氡的贡献、水氡浓度限值、水氡的辐射危害及危害防护措施等问题。研究表明 ,西北地区主要大城市水氡浓度差
PID控制器作为一种结构简单、强鲁棒性和高可靠性的控制装置,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各种以不同角度为出发点的PID参数整定方法被提出来,它们或
慈善行为具有明显的利他属性。企业家是慈善的重要参与者,他不仅具有个人属性,同时又代表了企业。企业家慈善行为有着个人慈善行为和企业慈善行为的共性。进行经济分析后发现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的振本任务是帮助求助青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摆脱生活困境,救助工作者需要尊重求助者自身意愿,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就为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
在人才竞争较为激烈的环境中,高校教师的流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对高校来说,一方面,教师的流动会影响教师结构队伍的优化,影响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对在岗的教师产生骨牌效应,
目的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在颈椎病病人护理中,分析这种护理措施对患者颈肩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计140例。按
目的:观察川参通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川参通注射液4mL与敏感抗生素配伍稀释行前列腺局部注射。结果:川参通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慢
对2006年6月—2007年6月间132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出现的并发症处理预防措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2例中,子宫肌瘤77例,顽固性子宫出血24例,子宫腺肌症31例。最
期刊
<正>上周和爱人同房时,阴茎勃起后,我没戴安全套,尝试着进入了两三厘米,但没有射精,只是龟头处有一些分泌物。当时,我想这些分泌物是起润滑作用的,就没太在意。但今天妻子说
<正> 梁华龙氏等撰文探讨了《伤寒论》六经概念及实质,认为其形成经过了“名” (认识论思想)、“名、形(脏腑,经络、脉象概念)结合”、“形、名、用(功能概念)结合”三个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