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6号文件”下发以及“05方案”实施以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得以不断的丰富,大学生的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等;同时,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凸显了一些不足,如教学方法有待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加强,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等,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亟待通过教学方法创新等途径来提升。
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一方面,必须用新的理念来指导教学方法创新,即充分尊重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于始终。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研究时,在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必须体现上述的新理念,这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必须遵循方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及兼收并蓄原则。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首先必须积极探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方法。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这些特色教学资源,对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增强教学特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大部分,在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要着重探讨灌输法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创新;在实践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则应注重探讨案例教学法、德育基地教育法、社会实践法、研究实践法、阅读实践法、虚拟环境法等六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