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全球老龄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2.49亿,预计到2050年达到5亿,呈人口基数大、增速快的现状,老龄化事态严峻。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步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60岁以上老年人口52万人,占总人数的21.3%,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在当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承载力不足的情况下,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为养老困境提出解决方式。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通过依托社区实现不离熟悉坏境的优质养老,成为当今养老的主要趋势。此前,我国已确定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的90个地区,2019年呼和浩特市作为第四批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54个地区之一,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推行社区养老改革,已具备开展的组织基础,但仍处于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初级阶段,供给实践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基于呼和浩特市获批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这一大背景,结合本市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养老实践,通过系统梳理社区养老方面的文献和数据,实地对民政局和多个社区进行针对性的社区养老供给情况调研,归纳并分析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供给现状,针对在养老供给方面出现: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质量低、资金投入不足、人群服务覆盖面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缺乏专业社区养老从业者等问题,重新审视呼和浩特社区养老供给问题关系。在有效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政策支持;拓宽供给渠道,丰富资金来源;培育专业人才,增强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养老信息平台四个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克服对中西部城市有关社区养老问题以及供给问题研究不足,完善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形成合理完整的养老服务梯度,结合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就城市社区养老供给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